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當我們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廣場雕塑上鐫刻著的"誠樸勇毅"校訓。簡單樸實的四個大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西農人,他們用勤奮探索、躬行實踐講述著"西農故事",貢獻著"西農智慧"。日前,經過廣大師生票選,201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十大新聞人物重磅出爐,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誰吧!

1月,教育部公佈了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張湧教授為主要負責人的胚胎工程教師團隊成功入選。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4月24日,第十二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第十屆發明創業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科學院昝林森教授被授予"第十屆發明創業特等獎"和"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郭玥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研究所2018級博士研究生。儘管出生不久被確診為先天性極重度耳聾、聽力一級殘疾,但她卻從未向命運低頭,而是用堅韌頑強、豁達樂觀的精神在"無聲"世界裡"發聲",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懼風雨,勇往直前。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8月,福布斯中國正式公佈2018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簡稱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水保所研究員卓拉入選。卓拉主要從事基於水足跡與虛擬水流動理論的農業水資源管理等相關研究,曾於2017年入選陝西省首屆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計劃,2018年入選第十四批國家青年人才項目專家。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8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外語系青年教師閆仙慧以91.7分的優異成績,在外研社2018年"教學之星"全國複賽中獲得大賽亞軍,這是迄今為止西農教師在"教學之星"大賽中所獲最佳成績。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8月17日,《科學》雜誌在線刊發題為"Shifting the limits in wheat research and breeding using a fully annotated reference genome"的研究論文,標誌著世界上首個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圖譜完成。論文由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協作完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衛寧教授團隊作為中國唯一參與並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團隊,完成了其中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11月10日,央視一套播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樊志民教授參加《開講啦》的節目。樊志民教授表示,五千年中華文明沒有中斷,正是"文化自信"所在。而文明的延續,得益於獨具的自然稟賦、智慧的生存理念、強大的更新和完善功能三個方面。他語重心長地說:"當今社會,你可以不知農,可以不事農,但不可以輕農。"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11月30日,三北工程建設40週年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樊軍鋒研究員榮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先進個人"。樊軍鋒35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林木育種科研第一線,為我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選育了一大批良種,被同行尊稱為"西北楊樹王"。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2018年,陝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科協共同主辦了"陝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動,共評選出30名長期紮根陝西,奮戰在基層科研一線的傑出科技工作者代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康振生院士成功入選。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1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2018年度中國老科協表彰報告會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退休教授王性炎榮獲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突出貢獻獎",並代表獲獎人員進行了大會發言。王性炎教授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我國特有樹種元寶楓,在1994年退休後圍繞元寶楓綜合開發利用持續攻關25年,走出一條經濟、社會、生態三受益的新路,有力推動了元寶楓產業的發展。

這10個人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大新聞人物

其實,票選出的十大人物僅僅是眾多西農奮鬥者的縮影與代表。多年來,無數西農人紮根一線、兢兢業業,身體力行傳遞著"西農力量",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按新聞發生時間順序排列)

歡迎各位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相關資訊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