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坐落於陝西楊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一所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建校80餘年來,一代代西農人矢志不渝,為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回顧過去的2018,西農不僅在各項領域取得了豐碩成績,更在各大媒體上頻頻"亮相"。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下那些強勢"刷屏"的"西農身影"吧。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1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讓學生當主角,讓思政課激發活力》為主題集中報道了各地高校豐富課程形式、創新內容載體,努力引導學生成為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角的新聞。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課程,以"主題返鄉調研"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擬定調研題目,撰寫實踐報告,創新了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並與學校農科特色相結合,讓大學生對思政課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5月4日晚,《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大型文藝會演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參加了開場舞《我和2035有個約》及結尾歌舞《幸福新起點》兩個節目,積極展現出西農大學生公共藝術教育成果。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11月10日,CCTV-1綜合頻道播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樊志民教授參加中央電視臺《開講啦》的節目。節目中,樊志民教授作了關於中華文明與農業歷史的演講,他表示,五千年中華文明沒有中斷,正是"文化自信"所在。而文明的延續,得益於獨具的自然稟賦、智慧的生存理念、強大的更新和完善功能三個方面。他語重心長地說:"當今社會,你可以不知農,可以不事農,但不可以輕農。"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11月1日,電視劇《黃土高天》在CCTV-1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該劇以農村為題材,講述了以秦學安、趙秀娟為代表的三代農民和農村幹部四十年的奮鬥故事。為了真實再現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村面貌,劇組先後輾轉陝西多地進行取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多次在劇中"亮相",從教學樓到實驗室,從校園角落到西農試驗田,從會議室到咖啡廳……數不清的西農影像定格在觀眾與媒體人心中,成為廣大師生乃至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當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身影不僅頻現在央視舞臺,在過去的2018年,人民日報也多次對西農進行了報道:

2018年3月20日,《人民日報》在18版刊發了以《把科研論文寫在黃土地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學家群像》的文章,列舉了多位把科研論文寫在黃土地上的西農專家;

2018年6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大自然中尋尋樂趣》報道;

2018年7月26日,《人民日報》在07版刊發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的評論文章《給農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7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發《讓"潛勢農作物"造福百姓》報道,詳細介紹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競教授首次提出的"潛勢農作物"這一新概念。

2018年8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座談紀念趙洪璋院士》新聞報道;

2018年8月20日,人民日報刊發《世界首個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圖譜完成 我國科學家團隊參與》新聞報道,介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衛寧教授團隊,作為中國唯一參與並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團隊,完成了其中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

2018年8月20日,《人民日報》在20版刊發了《小麥育種合作取得成果》一文,介紹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正茂教授與哈薩克斯坦高校農業合作的事蹟;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2018年9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發了《為了大西北的綠水青山——記中國科學院院士、土壤物理學家邵明安》的報道文章;邵明安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保所教授;2018年9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了《西北鄉村調查報告發布 西農智慧助力鄉村振興規劃》的新聞報道;

2018年12月3日,《人民日報 海外網》刊發了《西農千名學子誦讀憲法 法制宣傳日主題活動啟動》的新聞報道。

不完全統計!這所985高校2018年被人民日報點贊10次、央視聚焦4次

歡迎各位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相關資訊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