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校友作為學校的一張張名片,是母校的寶貴財富。近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據第三方對國家科技獎獲獎的通用項目(自然科學獎38項、技術發明獎49項和科技進步獎137項)第一完成人畢業高校的統計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黃麗麗、許為鋼、徐明崗、李立會、張德權、徐世烺、高俊平7位校友入選,入選數量位列全國第4,農林高校第1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黃麗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留學德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級"植物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主任。

獲獎項目:"蘋果樹腐爛病致災機理及其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許為鋼: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小麥育種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982年9月-1985年9月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碩士生。

獲獎項目:"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鄭麥7698的選育與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徐明崗:博士,研究員。就職於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1984年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後,於陝西省農科院土肥所工作,1994年於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

獲獎項目:"我國典型紅壤區農田酸化特徵及防治關鍵技術構建與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李立會: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種質資源學科一級崗位傑出人才,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專家,併入選農業部"神農計劃",1996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85年畢業於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獲獎項目:"小麥與冰草屬間遠緣雜交技術及其新種質創制"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張德權: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所食品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994.9-1997.6在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獲獎項目:"羊肉梯次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徐世烺:博士,浙江大學高性能建築結構與材料研究所所長,1974.10-1977.08在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系就讀本科。

獲獎項目:"重大工程結構安全服役的高韌性纖維混凝土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高俊平:中國農業大學教授,1982.09-1985.07在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系讀碩士;1985-08/1987-09: 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系,助教。

獲獎項目:"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質高效栽培與運銷保鮮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位校友獲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位列全國第4

作為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多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堅持著"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誠樸勇毅"的校訓,心懷社稷,情繫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辦學道路,先後為社會累計培養輸送各類人才16萬餘名,畢業生遍佈海內外,其中有19位校友成為兩院院士,為西北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歡迎各位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相關資訊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