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在西安,你在上海"。近日,一封西農博士的"情書"引來無數人的點贊。

"情書"作者名叫楊青雲,是一名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數萬學子中再普通不過的博士生,而他已在楊凌這座小城度過了10個春秋,如今即將博士畢業的他卻遇到了新的煩惱——遠在上海工作的女朋友因為選擇定居城市的問題與他產生了分歧。楊雲青心中始終堅定著一個信念,那就是"我是農民的兒子,為像我父母一樣的農民圓了金種夢想是我這一輩子的追求!"因此,楊青雲希望通過這樣一封情書表明自己的心意.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願得一人心,農城不相離"。這句話道盡楊青雲農城秋思的情韻,也寄託著他對女友無盡的想念。如今已是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雖然繁華錦繡、摩登潮流,但難免讓人感到陌生。"而距離你1465公里外的楊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雖然你從未來過,但這裡的秋天卻是金色的,到處浸透著豐收的喜悅,更承載著億萬農民的致富的希望。你我都是從農村裡走出來的孩子,雖然早已厭倦了傳統農業中的繁雜與辛勞,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農村改變命運,但是作為農民的孩子,我們還是會被豐收的喜悅所感動。" 其實初次來到這座西北小城的楊青雲也並不是十分滿意,甚至有些失望。"這裡沒有一絲都市的繁華,城區面積甚至沒有咱們縣城大,兩個校區及一條不算冷清的西農路成了我生活的全部。"那時楊青雲暗下決心,考研一定要選擇北上廣深。但當他明白楊凌這座城的意義之後,他越來越離不開這座城,因為楊凌是座種業城,他夢想的"種子"也在這裡。

如今的楊凌,已經培育出動植物新品種617個,年均超過30個,在玉米、蘋果、油菜等領域已經培育了一批享譽全國的新品種,在牛羊良種高效克隆繁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已躋身世界前列。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在信中,楊青雲專門提到了他的導師王輝教授,這位古稀之依然奮戰在育種一線的學者: "記得第一次上王輝教授的課時,全班同學都早早地趕到了農學院教室裡,懷著激動而又仰慕的心情等待王老師的到來。在離上課還有十分鐘的時候,輔導員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今天王老師的課不在這間教室裡上,在北校區的小麥實驗田裡,大家趕緊去那邊集合吧。"帶著疑惑和不解,我們來到實驗田裡,此時小麥實驗田裡幾名工人正在查看小麥根系,我定睛一看,王輝教授就在其中,他拿起麥苗根系仔細觀察,時不時跟助手交流溝通,一頭白髮,黝黑的皮膚,不太講究的穿著,讓我覺得他和咱們村的老王頭和老李頭沒有什麼區別。"

"王老師說:"學農業,土地就是我們的課堂,這堂課一輩子都學不完。"王輝教授告訴我們,他的老師趙洪璋院士就是在這片土地上先後育出了 "碧螞1號" "豐產3號""矮豐3號"和"西農881"等四批小麥優良品種,毛主席都親切的稱讚他:"一個小麥品種挽救了大半個新中國。"

王輝教授接過了趙洪璋院士"改良品種,興農富國"的接力棒,40多年來把麥地當成了課堂及實驗室,把小麥看做了自己的孩子,研究出的"西農979"及"西農585"兩個小麥品種已經成為黃淮麥區的主栽品種。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此外,楊青雲的信中還提到了好哥們李卓的導師趙正陽教授。"他的導師趙政陽教授也是我們學校比較牛的人物,趙政陽教授通過10年時間,在我們學校白水試驗站培育出的 "瑞陽"、"瑞雪"兩個蘋果新品種,因為具有抗性強、豐產、口感佳等特點,在陝西、山西、山東、河南、甘肅等蘋果產區深受果農喜愛,所以這兩個國產蘋果新品種有望成為黃土高原蘋果主栽品種。"

讓包括楊青雲在內的所有西農師生最感動的,莫過於朱平風老人的事蹟。信中提到"從1975年開始,她就一直矢志不渝地從事陝南果業新品種的研究與推廣,2002年退休後,拿出所有積蓄紮根安康瀛湖15年,為秦巴山區的農民開闢了一條致富路,她也被瀛湖當地農民親切的稱為"大恩人"、"財神爺",最終,享年77歲的朱平風將自己的最後一絲力量奉獻給了秦巴山區。" 在西農,一群像朱平風老師這樣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以"當代后稷"的精神默默堅守與無私付出,圓了更多農民的致富夢想……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最後楊青雲在信中說,"我也希望你能抽出時間來楊凌,我將陪你一起漫步楊凌,一起去看細水長流,一起見證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看到來自全球數以萬計的農民渴求致富的期待目光,你會為我堅守的事業而感到驕傲,更會愛上這座獨具魅力的農科新城!"

西北小城的一位博士給遠在上海的女朋友寫了一封情書,火了!

這一封感情真摯的書信,是楊青雲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和對事業的無悔追求,也道出了無數西農人的心聲!建校80餘年來,一代代西農人紮根西北小城,秉承"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誠樸勇毅"的校訓,心懷社稷,情繫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教師隊伍中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歡迎各位學子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相關資訊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