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保利“無問西東”

什麼樣的地塊更具打造精品樓盤的潛力?

答案大致有二:位於市中心的房子,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商場、醫院、公園、銀行、休閒娛樂、餐飲等各種資源豐富;新規劃的、政府大力支持的區域,這類房源發展潛力巨大,能夠讓樓盤未來具有很強的升值能力。

2018,保利以珍稀地塊為本,在這座城市的東西兩端發力高端——這一年,你將再一次為保利的戰略眼光而讚歎。

2018,保利“無問西東”

向西進發,那是熱土,是人居焦點的存在

高高的煙囪、層層疊疊的工廠、鐵路專用線上吞雲吐霧的蒸汽機車……這裡是曾經的鐵西,被喻為“東方魯爾”,即便是80後的瀋陽人,也往往有著關於這塊土地的深刻記憶。

然而,在幾十年的輝煌過後,這裡老了。猶記得世紀之交的那些年,一條條曾經輝煌、喧囂、寫滿榮耀記憶的路,調子是灰的,狹窄、凹凸、行人寥寥,和兩側沉寂的廠區一起無精打采著,幾乎每一個路口都橫陳著兩根發鏽的鐵軌,加上在晚間大概難得一亮的路燈,顯得永遠走不到盡頭。只有幾座帶著鋁合金窗和粉飾了新塗料的建築,才顯出些城市的氣息。

2018,保利“無問西東”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2002年,鐵西啟動了“東搬西建”計劃,將一座座大型工廠遷向瀋陽著力打造的鐵西新區。從此,昔日煙囪林立、機器轟鳴的老鐵西,開始由工業區正式向宜居人居區轉變。2016年,瀋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衛工街的老廠區正式關停,標誌著“東搬西建”工程全部結束。有著百年曆史的老鐵西工業區徹底成為歷史,而一個現代化的新工業區依然笑傲中國。

2018,保利“無問西東”

於是,鐵西再起。

如今,這裡早已是聯合國宜居城區的典範,瀋陽地產的焦點區域,這兩年的鐵西更是一直立於瀋陽地產的潮頭。這其中,以保利等品牌地產企業的深耕功不可沒,保利地產也曾用保利百合,保利心語花園、保利海德公園在這裡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

其實,鐵西早在六十年前便樹立過一座國家級的標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鐵西工人村,一度引領了國人對生活方式的全部想象。當時只有大中型企業的管理者、高級工人、勞動模範才有資格住進這裡。20世紀70年代,當全國其他地方還顯得閉塞的時候,工人村已成為瀋陽市首批向國際友人開放展示的地區。

那麼,60後的今天,保利將在配套優良的鐵西核心地塊,打造一個什麼樣的人居典範?是否會如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工人村一樣,承載著人們對現代人居的理想與期待?

這般致敬之作,我們拭目以待。

2018,保利“無問西東”

向東追尋,那是藍海,是太陽昇起的方向

人人皆知鐵西——工廠林立的“東方魯爾”“共和國長子”“總裝備部”……然而,瀋陽民族工業真正的血脈,或者說這座城市近代化的真正發祥,卻在城市的另一端。

這裡也曾有著不亞於鐵西的輝煌和歷史,但其價值卻一直被有意無意地忽視。雖然這裡也和鐵西一樣遭遇了世紀之交的陣痛,昔日工廠一條街的東北大馬路,現在也已罕見工廠的身影,但瀋陽造幣廠、黎明發動機集團、航天新光集團、遼瀋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現在仍是響噹噹的招牌和地標。近百年前,隨著這些工廠一一現身城市東方和東北方的郊野之上,這裡的人氣旺了。

2018,保利“無問西東”

這裡同樣具備著民居的歷史傳承,在瀋陽人口中的“七二四”,仍能看到一大片紅色的二層居民樓。那曾是1949年前的產物,在當時雖算是鶴立雞群,但品質卻並非最佳——直到“二零四”蘇式居民區的出現。

似乎是一種宿命。如今的大東,雖然樓盤眾多,但整體上仍缺乏高端項目,這片土地的價值仍然被忽視、被低估。但這座城市的東方,卻是保利的初心所在。是的,正是保利在瀋陽的第一個項目——保利花園,讓瀋陽認識了保利,而保利也從未放棄對這裡的信心。

2018,保利“無問西東”

事實證明了保利的堅持:去年年底出爐的《2018年瀋陽市大東區政府工作報告》寫道:過去的5年裡,大東區全口徑稅收躍居全市第一,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居全省第一,對全市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換言之,瀋陽的發展絕非只有“向西、向西、再向西”一途。

2018,保利“無問西東”

而隨著地鐵4號線建設的推進,大東區的北進戰略,加之“東部青山半入城”的規劃,這塊土地的價值正在被重新發現。曾經破舊的城中村,定將是另外一番模樣。

出於戰略眼光,以及對土地的敬意,保利將以何種品質項目致敬這片古老而又被遺忘的土地,升級大東人居理念?這個答案如今依然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將是去年保利旗艦級產品“保利·海德公園”“保利·觀唐”的再升級。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將是2018年的“保利猜想”——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2018,保利“無問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