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雨書屋閒話水滸之十七:阮氏兄弟的綽號之謎

除了張順以外,阮氏兄弟便是梁山水軍的頂尖人物,但他們的綽號卻疑竇叢生。

在龔聖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阮小二的綽號叫“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綽號叫“立地太歲”。而在《水滸傳》中,倆人卻倒了個個兒,阮小五叫“短命二郎”,阮小二叫“立地太歲”。這是為什麼呢?

在《三十六人贊》中,阮小二的讚詞是:“灌口少年,短命何益?曷不監之,清源廟食。”“罐口”是指四川灌縣,但這和阮小二有什麼關係呢?令人費解。而“曷不監之,清源廟食”,好象是在用典,但十分冷僻,這又是一個迷。通過清代雲山閒人的《閒讀偶記》,我們知道這兩個迷典出《華陽春秋·伏虎傳》。原來這個綽號來自於傳說中當年在四川治水的李冰的二兒子二郎。

雅雨書屋閒話水滸之十七:阮氏兄弟的綽號之謎


傳說李冰的二兒子名叫“二郎”(這個二郎就是古代神話傳說中蜀國國王蠶叢,至於他為啥成了李冰的兒子,學界眾說紛紜,這裡姑且從略)。這位二郎早年吃喝嫖賭,是個不省油的燈。一次李冰命他治理岷江,當時正趕上洪水猛漲,堤壩上出現了一道決口,洪水勢不可擋。李冰便命令二郎用身體堵住決口,只見他跳入滔滔洪水,將洪水吸入自己身體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卻以身殉職。李冰說:“二郎宜其短命。”意思是說他這樣一個浪蕩公子,能夠死在治水當中,儘管短命,卻是死得其所。但當地人民卻深深懷念這位捨身救人的英雄,他們說:“短命乎?永生乎!”意思是說他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他的靈魂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於是他們在當地的清源廟為二郎設了神位來紀念這位英雄,清源山也被老百姓命名為“二郎山”。龔聖與用這個典故來讚美阮小二,說明阮小二的原始形象是一個象李逵、魯智深、燕青一樣的回頭浪子“飛飛兒”。

對於阮小二為什麼叫“短命二郎”,以及為什麼“短命二郎”又成了阮小五的綽號,清代曾慶篤在《水滸擷萃》另有解釋,他認為這個綽號中“短命”的不是“二郎”自己,而是“二郎”專使別人“短命”。“短命二郎”就是能使別人喪命的殺人二郎、要命二郎,以此來形容阮小二的厲害和勇武。至於為什麼他的綽號與阮小五對調了,曾慶篤認為這是刻書人的失誤。“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明人刻書,往往粗製濫造,錯訛百出,以至張冠李戴,將阮小二的綽號安到了阮小五的頭上。

金聖嘆在《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說:“合兄弟三人渾名,可發一嘆。蓋太歲,生方也;閻羅,死王也;生死相續,中間又是短命,則安得有不著書自娛,以消永日也。”金聖嘆的意思是說,三人的綽號,首先是寓意人生苦短,生死無常,其次才是反應三人各自性格。太歲,又名肉靈芝,古代人迷信,認為在太歲頭上動土,就會遭來禍事。從阮氏兄弟的性格來看,“立地太歲”這個兇悍的綽號用在阮小二、阮小五兄弟二人身上都不無道理。但既然阮小二的排行為二郎,能與李冰兒子清源廟的傳說扯上,所以我們認為,雖然曾慶篤對“短命二郎”綽號的解釋有些牽強,還是龔聖與的讚詞恰當。但曾慶篤對於二人綽號何以調包的解釋,倒是十分可能的。

雅雨書屋閒話水滸之十七:阮氏兄弟的綽號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