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壎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樂器之一,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吹奏樂器之一。它盛行於戰國初期,主要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屬禮器。秦漢以後成為宮廷雅樂樂器中的重要成員。到了宋代,因其蒼涼、婉轉的音色,受到文人雅士的欣賞,留下許多詩篇。

野畦供鼓吹,幽鳥奏壎篪 —— 宋 · 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萬卷詩卷老雪溪,欣然二子和壎篪 —— 宋 · 樓鑰《送王仲方添倅海陵》

吳楚山川隔,壎篪笑語歡 —— 宋 · 趙蕃《呈叔驥和叔》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目前中國關於壎的形成,還沒有統一定論。多數人認同的一個說法是壎的形成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狩獵工具,是先民們在使用一種空腔的石頭(石流星)投擊鳥獸時,受到因空氣流動產生的哨音啟發製作了壎,後經長時間的演進、發展,三孔、六孔、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壎器相繼誕生。

而在中國的古籍中,壎的形成有不同記載。

《通曆》載:“帝嚳造壎。”

《世本》載:“壎,暴辛公所造。”

《拾遺記》載:“包犧灼土為壎。”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壎之所以獨特,在於它的音色。古人愛壎能把它上升為禮器,而對現代人來說,一提起壎,悲傷與蒼涼感就來了,所以一般人不聽壎曲,更不買壎。

實際上壎的音色並不悲傷,它是一種以韻取勝的樂器,音色玄妙又平和。玄妙在它在你的耳邊響起,你會覺得很遠,它在很遠的地方響起,你又會覺得很近。

平和在它正五聲、調六韻、剛柔並濟、清濁分明、虛中厚外。唐代鄭希稷在《壎賦》說道:“至哉!壎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聖人貴焉”。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壎是一種很奇怪的樂器,奇怪在不喜它的人,遠離;喜歡它的人,沉迷。制壎師翁彥就是一名壎痴,他不是從小學壎、制壎之人,只是偶然一次聽到壎音,自此十二年,痴迷於此,心慕手追。

他說:“越來越相信緣分這個詞了,我跟壎突然就遇見了,繼而留在骨子裡了,再也放不下。”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很喜歡作家賈平凹說的一段關於壎的話:“我也不會唱歌,連說話能少說就儘量少說。但我喜歡壎,它是泥捏的東西,發出的是土聲,是地氣。現代文明產生下的種種新式樂器,可以演奏華麗的東西,但絕沒有壎那樣虛涵著的一種魔怪,上帝用泥捏人的時候,也捏了這壎,人鑿七竅有了靈魂,壎鑿七孔有了神韻。”

與泥為伴,是翁彥接觸壎以來,最常做的事情,他說:“壎由泥生,由人造,來自大地,也能行走於大地。是泥與水、與火、與人的碰撞,開七孔,則韻成。”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的工作室位於北京房山一隅,一座二十平米大小的院子,放滿了他制壎所用的各種泥。有溼的,有乾的,還有在他身上的。我常笑他是一個喜歡吃土的中年男子,因為每次見他,從頭到腳都是土,就沒有乾淨的時候。

而對翁彥來說,泥土是壎的生命,也是他的“生命”。泥土的好壞,決定了壎器的成敗。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對土的極致追求,源於壎器製作的斷代。禮崩樂壞之後,壎逐漸絕於大眾之耳。而在中國古籍中,關於壎的記載本就不多,壎的製作與壎譜就更少了。

《爾雅》注:“壎,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舊唐書.音樂志》說:“壎,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為之……。”《詩經》雲:“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最初,翁彥追求年代久遠的黃泥土。他在北京周邊四處尋找,哪裡的山有挖掘機動工,他就拎著袋子去裝土,然後回家燒製。如此三四次之後,他發現黃泥土不行。因為出窯的壎三天後出現開裂,細查發現是黃泥土的粘性太大,裡面的小砂礫不能完全過濾出來,實驗以失敗告終。

接著,翁彥開始廣撒網多淘土,去全國各地行走。碰到看著不錯的土就踩踩、摸摸。有一次他看到一塊紫黑色的土地,摸起來比別的土更細膩,抓起來也有分量,於是馬上請人僱車拉回小院開始製作。

這次他細細過濾泥土,發現這種紫黑色的土,砂礫極少,開心極了,立馬拉坯製作。遺憾的是,這次的壎還沒燒製,僅在風乾的過程中就已經開裂了。原來這種紫黑色的土含鐵量太高,不適合燒製。

如此種種與土的“鬥爭”,翁彥持續了五六年之久,所幸最後遇見了一種合適的泥土。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相比其他傳統樂器,壎的製作相對簡單,翁彥一個人做起來很輕鬆。最辛苦的就是找土做泥,只要材料準備妥當了,其餘的就看時間了。

將乾土變成溼泥,需要時間來配合,先沉澱十日,再用極細的篩網進行篩選後才能使用。

將溼泥變成陶坯,需要技藝的配合,形制和數量他自由掌握。關鍵的步驟是做音孔,在溼坯上做孔,然後試吹調音。這個步驟在壎器燒製完成後還要重複一次,叫作“修音”。目的是處理燒製完成後由於音孔變化而導致的音準問題。

對翁彥來說,一款壎器的製作,最不可控的是陶坯的風乾。他說:“陶坯是不能曬的,只能安放於陰處風乾。夏天天氣乾燥,快的時候風乾一週就能入窯燒。春秋溫度不高,但一個月也能燒一次,就冬天麻煩,有時候一個冬天也就燒一次。”

最後,陶坯風乾入窯燒製,壎成。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喜歡在壎上創作,也許是因為壎本身拙樸,音色又厚重,所以他在壎的外形上做各種嘗試。

有的刻畫人物,有的刻寫詩詞,他還將樹葉、花朵入壎,去嘗試他能想到的各種技藝。其目的是壎器能夠得到大眾的賞識,讓大眾能夠接觸壎並且願意瞭解壎。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勤勤懇懇做壎十二載,翁彥現在已是小有名氣。很多愛壎人從外地來到他的工作室,與他一起切磋壎技。他陸陸續續也收了幾個徒弟,還遇見了一些投資人。

很多投資者對他說:“公司這邊批量製作傳統壎,只需要蓋你的印章,然後向社會推廣你。大部分壎能賣上萬元,收益三七分,你看這個事……”

翁彥沒有接受投機者的邀請,對他來說,這些壎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遇見真心喜歡的人,他願意免費贈送;不喜歡的人,賣多少錢都沒意義。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對翁彥來說,壎的推廣固然重要,但造假不行。所以他在制壎之餘,自己做起了推廣。他先創建了一個壎樂QQ群,每天在裡面跟群友聊天,分享制壎小知識,還經常開視頻吹奏壎曲,現在群裡有已經有三百七十二人,都是翁彥的忠實“粉絲”。

其次,他開始關注展會,遇見合適的,他一個人揹著幾十個壎去參展。通常情況下,由於經費原因,他的展臺都不會太大,能放大概二十個壎。

他一邊吹奏壎曲,吸引參展人員的注意。有人靠近,他就開始放下壎做講解,有人想學,他還會現場教學。

他試圖在這個百樂齊放的世界裡,為壎的延續,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制壎師的生活:接地氣的吃土男中年

翁彥與參展人員合影


注:本文圖片中的壎器,均由翁彥製作。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熱情去傳播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