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本質在於純粹,做自己就行

生活越純粹越好

生活要像喝水時不自覺翹起的小指一樣純粹。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瞭解你的生活嗎?

我問一位自由職業的朋友,她說起床,做早餐吃,寫稿,做午餐吃,寫稿,下午茶,寫稿,做晚餐吃,寫稿,睡覺,很無腦的一天。

我對她說你的生活真好,我也好想要有你這樣的生活。

她看了我一眼,說我是不是傻,就沒理我了。

我真的沒騙她,我很羨慕她的生活,簡單純粹

什麼樣的人才能去羨慕這麼無聊的生活?答案是生活都不是自己的人

每個月都要考慮花唄、信用卡、房貸車貸、生活費、女朋友怎麼辦,真的感覺或活著不是為自己的,而是錢的。

起床就想著趕地鐵,吃飯的時候想著文章標題,三口兩口吃迅速從會議室回辦公室,瀏覽新聞並不是自己感興趣,而是為了蒐集寫作素材,就連寫文章都要按照規定,凌晨一點多寫完稿提交審核還要時刻頂著電腦,就怕審核不通過。

就連吃飯睡覺這種人類最基本的慾望都不能自己控制,哪裡來的生活可言。

我不瞭解我的生活,因為我沒有自己的生活。

那些多姿多彩的生活,我並不需要,我需要的只是一個簡單平靜的生活。

早上醒來能多躺幾分鐘,看看房子的天花板和照射進屋內的陽光;

能吃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品品自己做的菜,或者出去吃碗正宗日式拉麵;

晚上洗完澡看看電視劇,躺在床上玩玩手機不知不覺就這麼睡著。

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可能賺的錢不多,但夠用就行。

生活越純粹越好,就是因為現在人們把生活過得太複雜,總以為自己有精彩的人生,其實最後是那個討厭的自己。

生活的本質在於純粹,做自己就行

做人越純粹越好

研究表明,工資高低、髮際線高度、腰間盤突出程度與工作複雜程度成正比。(這是我瞎說的,不過髮際線確實要注意一下。)

我算是搞明白了我寫的文章不火的原因。

因為我總是寫我自己,而且總是把自己當做負面教材,這樣感覺就把自己的負能量傳播出去了,但我寫文章並不是為了傳播負能量,而是想讓人開心鴨。

為了讓文章讀起來輕鬆,最後還能讓人學到東西,我煞費苦心借鑑了“馮式喜劇”和“姜式敘事手法”,可到最後除了自黑再沒別的了。

為什麼有些人寫的文章這麼好,有的就是沒人看,我問過一位很牛的情感作家,她說“你要先把自己活成你文章裡的人,那個人兇狠你就要活得兇狠,那個人優柔寡斷你就要活得唯諾一點。”

黃渤在演《無人區》裡的地痞之前,曾和當地的痞子一起生活了幾個月。

他反覆畫著他首次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裡的男主角馬進。

“那為什麼畫馬進而不畫你自己呢?”有人問。

“因為馬進已經創作完畢,這個角色你知道他是什麼型的,自己很難知道自己是什麼型。”黃渤回答。

就像完全沒有談過戀愛的人寫的愛情小說,有對象的絕對品嚐不出愛情的甜蜜,沒對象的也感覺不到愛情的酸臭味。

父母以自己的經驗教導你,老師以自己的所學教導你,社會以殘酷的法則教導你,最後磨礪出來的還是原來那個你嗎?

做人越純粹越好,你內心是什麼想法,體現出來就好。

有的人喜歡吃,那就不要怕胖,胖了再減就是了;

有的人喜歡自然,那就不要怕麻煩,走出去,看看和電視上不一樣的風采;

有的人喜歡極限運動,那就不要怕受傷,傷疤是勳章;

有的人喜歡二次元,那就不要怕別人的眼光,我的二次元老婆更可愛。

做好自己就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是萬中無一。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對“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Biu的一下就上天了,Bong的一下就爆炸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