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賈”-(百家姓)

文字-“賈”-(百家姓)

賈 讀音 jiǎɡǔjià

  • 部首 貝 覀(西)筆畫數 10 五筆 SMU
  • 參考:賈 價 夃 估

賈(賈-gǔ-動詞)

(形聲。本義:做買賣)

⑴ 同本義 [do business]

  • 賈,市也。——《說文》
  •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樂府詩集·孤兒行》
  • 鄙諺曰:“長袖善舞,多財善賈。”——《韓非子·五蠹》
  • 賈資(做買賣的資金);
  • 賈道(做買賣之道);
  • 賈貿(買賣;交易);
  • 賈貸(買賣)

⑵ 坐賣。泛指賣 [sell]

  • 極賞則民賈其上。——《周書·命訓》
  • 以商賈阜貨而行市。——《周禮·地官·司市》
  • 注:“商店賣物曰賈。”
  • 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擊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余勇。”——《左傳·成公二年》
  • 賈欺(兜售謊言);
  • 賈用(賣東西);
  • 賈勇(出賣勇力)

⑶ 買 [buy]

  • 賈餘餘勇。——《左傳·成公二年》
  • 平子每歲賈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 賈馬(買馬);
  • 賈田(買田);
  • 賈官(買取官職)

⑷ 謀求;求取 [strive for]

  • 謀於眾不以賈好。——《國語·晉語》
  • 賈譽(沽名釣譽);
  • 賈誠(博取忠誠的名聲);
  • 賈國(謀取國柄);
  • 賈利(求取利益);
  • 賈息(經商求利)

⑸ 招引,招惹 [court]

  • 吾焉用此以賈害也。——《左傳·桓公十年》
  • 不懷寶以賈害,不飾表以招累。——《晉書·張華傳·鷦鷯賦》
  • 賈害(自惹禍害);
  • 賈憎(招致憎恨);
  • 賈怠(招致百姓怠惰)

賈(賈-gǔ-名詞)

⑴ 商人。古時特指囤積營利的坐商,古時候稱行商為“商”,坐商為“賈”。後泛指商人 [merchant]

  • 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 賈豎易動以利。——《史記·留侯世家》
  • 商賈相與歌於市。——宋·蘇軾《喜雨亭記》
  • 一日,新賈合兩部為大會。——《馬伶傳》
  • 賈田(商賈人家所受的田);
  • 賈胡(指古代西域的商人);
  • 賈豎(商人奴才);
  • 賈儈(商人、市儈)

⑵ 古官名 [an official‘s name]。

  • 郈魴假使為賈正焉。——《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 賈正(古官名。掌管城市商業,調節物價)

另見jiǎ-賈(賈-jiǎ-名詞)

(形聲。從貝,覀(xià)聲。(gǔ)本義:做買賣)

⑴ 中國古國名 [Jia state]。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封此。後為晉所滅。地在今山西省襄汾縣東

⑵ 一種鳥的名字。鷹屬 [buzzard]

⑶ 姓(見下)

賈餘慶獻諂於後。(賈為南宋的右丞相,充任祈請使與文天祥一同出使元營。他和呂師孟都是通敵賣國的,所以說“構惡”、“獻諂”。)——宋·文天祥《後序》

  • 賈董(漢賈誼和董仲舒的並稱。二人以文才著名)
  • 另見gǔ

賈(賈-jià-名詞)

通“價”。價格,價值 [price]

  • 我待賈者也。——《論語·子罕》
  • 求善賈而沽諸?
  • 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孟子·滕文公上》
  • 有者,半賈而賣。——晁錯《論貴粟疏》
  • 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賣於市,得價以歸,乃得食焉。——《論衡·刺孟》
  • 而賈鹹貴。——《漢書·宣帝紀》
  • 問君賈幾何?——《漢書·楊樸傳》

另見gǔ;jiǎ-賈(賈-jiǎ )

姓。

文字-“賈”-(百家姓)

源流一

出自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及《新唐書》的記載,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的弟弟唐叔虞,因“桐葉封弟”的緣故,在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後被封於故唐地,包括以前夏王朝建都的地區(今山西夏縣),並賞給懷姓九宗。自此,唐叔虞成了後世唐、何、楊、溫、韓等許多姓氏的始祖。到周夷王姬燮繼位後,改稱唐侯為晉侯,是為後世的晉國曆代君主。關於唐叔虞,歷史典籍裡記載著神話般的傳說和有趣的故事。

同時,《史記》裡還記載了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呂氏春秋·重言》、《說苑·君道》裡也有記載。

在周公分封唐叔虞於唐地後不久的周康王元年(公元前1020年),周成王之子姬釗繼位就是周康王。周康王再封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於賈地(今山西襄汾),名義上是唐國的一個附庸國,伯爵,史稱賈伯。在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襲表》、《辭源》裡,都對賈氏的來源作了一致的記述。在史籍《新唐書·宰相世襲表》記載姬姓賈氏的始祖叫賈公明,號為賈伯,是唐叔虞的少子姬公明。

以周康王繼位時(公元前1020)算起,到被晉武公所滅,賈公明及其子孫統治了賈國共計三百四十二年。有資料介紹,晉武公滅賈國後,“將賈氏子孫遣散各地”,其姓氏皆稱賈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jiǎ(ㄐㄧㄚˇ)。

源流二

出自春秋時著名人物狐偃之

子狐射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字為氏。在史籍《新唐書·宰相世襲表》記載:“晉公族狐偃之子射姑為晉太師,食邑於賈”。因此,狐射姑又稱賈季。

狐偃,公元前715年~前629年,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上卿,字子犯,公子姬重耳(晉文公)的舅父,亦稱舅犯(咎犯)。其父為著名的狐突,字伯行,為大戎狐氏人(今山西交城卻波村)。狐突事晉國為大夫,狐偃即隨其父至晉都曲沃(今山西聞喜)。公子姬重耳少年時期便受教於狐偃,趙衰等。狐射姑,也是晉文公手下的五個最有能耐的大夫之一,史稱狐射姑為晉國“股肱”。在晉國曆史上,晉文公尊重狐偃就象尊重父親,尊重趙衰就象尊重老師,而尊重狐射姑就象尊重兄長。在史籍《國語·晉語》中談論狐射姑:“博聞多識而且恭敬謹慎。”狐射姑不僅文化修養很高,學識淵博,而且謙恭厚德,性仁心慈,言行謹慎。狐射姑後因得食賈邑,故而在歷史上又稱為賈季。

晉襄公逝世後,朝堂上在立晉襄公的哪一個弟弟為君的問題上發生了激烈爭鬥。賈季為避禍而逃亡翟國(狄國),其子孫便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稱賈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賈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有關遠古賈國的情況,歷史上僅有如此記載:殷商時代,如今的山西省賈鄉一帶有賈國。按殷商末期周族成為華夏大地上四大諸侯之一,且能夠以周地為出征點一舉攻擊殷商來看,那個子姓古賈國在周武王姬發滅商的一系列戰爭舉措實施前已經蕩然無存了,或已經臣服於周武王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殷商後,子姓古賈國不復存在,其國貴族與子民或以國名為姓氏稱賈氏,當極具可能。

源流四

源於官位,出自商、周時期官吏賈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賈正,亦稱賈師,在周王朝中稱作賈師,在魯國稱作賈正,職責是與胥師共同掌管政令實施以及處罰,兼擔監督和管理都城中的貿易活動,調節物價,穩定市場。隸屬於地官府司所轄。

在賈正、賈師、市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稱賈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讀音作gǔ,今讀作jiǎ亦可。

源流五

源於蒙古族等北方、西方少數民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1)蒙古族杭席古德氏,源出厄魯特蒙古的一個分支,明朝時期即冠漢姓為賈氏。

(2)蒙古族賈拉喇氏,亦稱查拉里氏、扎拉哩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扎剌兒部,以部為氏,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烏拉(今吉林永吉)、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alariHala,多冠漢姓為賈氏、張氏、詹氏、年氏、白等。 蒙古族賈氏讀音皆作jiǎ。 在十六國至北朝出現的賈姓人物多來自涼州地區。後秦苻生時有“尚書僕射賈玄石”,北魏道武 王 時有尚書左丞武威姑臧人賈彝,孝文帝太和中有坐事受腐刑的酒泉籍閹官賈粲等“堡”,山西省、陝西省多此地名,比如陝西長安到山西太原通道上,有靈石賈胡堡,建於北朝年間。賈胡堡是一座堡子,其名稱來歷有二,一說因該堡所聚胡人行商多而獲名。二說是當地胡姓的人創建的堡。賈胡堡因為居民富庶,為南北東西胡商貨物集散之地,其石牆較他堡為寬大厚固。南北朝時,北魏起于山西,鮮卑拓跋氏縱橫無敵,先後吞滅後燕、夏、北燕、北涼諸國,統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鮮卑族姓改為漢字姓政策。

源流六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嘉佳氏,滿語為Giyagiya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為賈氏。

(2)滿族嘉穆呼氏,滿語為Giyamhu Hala,以地為姓,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所冠漢姓為有賈氏、佟氏等。

(3)滿族嘉布塔喇氏,亦稱嘉普塔喇氏、嘉塔喇氏,滿語為Giyabutala Hala,世居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尼雅滿山(今遼寧新賓),所冠漢姓即為有賈氏。

(4)滿族賈佳氏,滿語為Gia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嘉木湖(今遼寧新賓)、嘉哈(今遼寧新賓夾河村)、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賈氏。北宋時候女真族已有賈佳氏,有的賈佳氏因為漢文化影響,改漢字姓為賈氏。

源流七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錫伯族賈思胡里氏,亦稱扎思瑚哩氏,世居卦勒察和倫(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as’huuri Hala。

錫伯族、滿族賈思胡里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賈氏、臧氏、扎氏、張氏、託氏等,賈氏讀音作jiǎ(ㄐㄧㄚˇ)。

源流八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氏。

今彝族、苗族、土家族等南方少數民族中,均有賈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賈氏,世代相傳至今。


文字-“賈”-(百家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