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來世,信則有,不信則無,歲月悠悠,世間終會出現兩朵相同的花,千百年的回眸,一花凋零,一花綻放。是否為同一朵,任後人去評斷,幽冥地府十八重,重重關押重重孽,世間萬物,生死輪迴,最終一堆枯骨,死亡並不是最終的歸宿,傳說中,人死後會化作鬼魂,最終去地獄投胎。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幽冥地府有十大閻王,一重一統帥,重重有審判,十殿閻羅各司其職,各謀其事,各掌其政。

第一殿,秦廣王蔣,孽鏡臺,照前世今生善與惡,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超升。

第二殿,楚江王歷,司掌寒冰地獄,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第三殿,宋帝王餘,司掌黑繩大地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

第四殿,五官王呂,司掌血池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

第五殿,閻羅天子包,司掌叫喚大地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臺,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第六殿,卞城王畢,司掌枉死城,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

第七殿,泰山王董,司掌熱惱地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

第八殿,都市王黃,司掌悶鍋地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第九殿,平等王陸,司掌阿鼻地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

第十殿,轉輪王薛,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註冊。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十殿閻王環環相扣,最後鬼魂喝下孟婆湯,今生緣,前世恨,過眼雲煙,忘的乾乾淨淨,前往轉世投胎,奈何橋、彼岸花、三生石、黃泉路、幽冥地府...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那麼傳說中的冥界究竟在哪呢?很多人認為冥界是與天界對立存在,位於地底下。其實冥界並不是在地底下。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在最早的《山海經》有過關於冥界的記載,山海有記: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歸墟,是上古神話中萬海的歸處,緣起緣滅,生於歸墟,死於歸墟,太陽和月亮升落之地就在歸墟。世界萬物都分為兩極,有陰有陽,聚則成形,散則為零。不拘泥於六道。但是始終包含在陰陽中,一切的起源和最終的歸宿指的不就是六道輪迴麼?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所以地獄其實就在歸墟中,這點也能從地獄的入口看出來。

山海經有云: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日鬼門,萬鬼所出入也。”這裡就說出了冥界入口在滄海桃木東枝之下,而這桃木東便是渤海歸墟所在之處。人死後,最後的落腳點或許就是歸墟。萬物始於混沌,歸於混沌,就是輪迴。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正所謂是活人在陽間,死人在陰間,陽間一個世界,陰間一個世界。世人都說陰間陰森恐怖,到處是孤魂野鬼。其實,又有誰親眼見過呢,稱為一個世界,就有美有醜,陽間是這樣,陰間也是如此。

上古傳說,六道輪迴地府並不在地下,而是在渤海歸墟

熙攘紅塵悲,恩怨誰與誰!舉世皆滅度,何必苦輪迴?

修道一生,悟法一世。換來萬古無敵,屍橫遍野。飛蛾撲火的執著,風燭最後的絢爛。悟得世間無雙法,卻抵不過似水流年。一世極致絢爛,掩不住斑駁淚血昔年。再回首舉世皆寂,尋不到同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