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七章簡譯

客觀運動規律永遠存在,無需對它進行任何人為主觀程序設計,都能夠遵循依照它處理所有相關聯的事情。

為政者如果能夠正確把握運用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將會隨之自覺服從歸屬於此。

服從歸屬狀態中如果出現了背離客觀存在運動規律的個性化異端主觀操作行為,我確信客觀運動規律的自然力量一定會對它進行糾正磨合和平衡調整。

有了客觀運動規律的自然糾錯平衡調整能力,人們自然不會產生脫離實際客觀運動規律的主觀能動異端行為意識。

沒有主觀能動異端行為意識自然就能迴歸穩定客觀理性的狀態,天下自然也就能夠祥和安定了。

這一章老子所提出的客觀運動規律自然平衡調整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理論,比“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提出市場經濟自然運動規律“無形的手”,整整早了一千多年。

所以,老子可以稱之為西方“現代經濟學之父它祖宗”!這個“無名之樸”,就是“無形之手”的親爹!

這個“道”就是客觀自然存在的運動規律。這個“常”是永遠、永恆、經常、常常、始終的意思。“無為”是指沒有進行主觀能動意識的支配操作設計。“無不為”則是指沒有做不到的事情,什麼事情都能做。“為”是操作、行動、行為。“欲”是主觀意識、慾望、想法。“鎮”是進行穩定鞏固、均衡糾錯、協調平衡的意思。“無名之樸”就是指的“道”的存在,就是客觀運動規律所具有的無形而強大、無所不能為的那種超級支配掌控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