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小英)過去乘坐火車時,總會伴隨著“哐當、哐當”的聲音,如今乘坐高鐵時,已經幾乎聽不到這個聲音了。

1月30日,記者來到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河口南焊軌基地,瞭解火車“消音”背後的秘密。


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火車聲音消失的秘密就藏在這些鋼軌中。

“哐當”聲消失了 秘密藏在鋼軌裡

過去火車行進的鐵路軌道,是用兩塊鋼板夾擊固定鋼軌,每隔幾十米就有個接口。考慮到鋼軌會熱脹冷縮,所以鋼軌間留有1釐米寬的縫隙,車輪滾過鋼軌連接處時,車輪震動、車廂震動、地面也震動,乘客自然能感受到。


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過去的鋼軌用鋼板螺絲固定,中間留有縫隙。

而現在,很多鐵路用的則是無縫鋼軌。

蘭州工務機械段焊軌車間副主任張惠坤告訴記者,他們在基地將5根100米長的鋼軌焊接成500米長的鋼軌,運到鋪設現場後採用閃光焊接方式無縫銜接,最後形成了“一條軌”。

這樣就消除了鋼軌上數不盡的接口,列車行駛自然告別了“哐當哐當”聲。

為火車“消音”的是蘭州局集團公司河口南焊軌基地的鋼軌焊接工們。

該基地於2008年8月1日正式建成投產,是全國16個規模性焊軌基地之一,主要承擔著蘭州局集團維修軌焊接和西北基建軌焊接任務,至今已為蘭新二線、中川鐵路、西格二線、敦格鐵路、蘭渝鐵路、拉日鐵路、包西鐵路、天平鐵路、太中銀鐵路、蘭州樞紐、庫阿鐵路等項目焊接運送長鋼軌6000多公里,其中高速鐵路軌達到3000多公里。

無縫鋼軌怎樣煉成?14道工序!

要讓鋼軌無縫銜接可不容易,至少要經過14道工序。

首先鋼軌的“外觀”要過關,隨後進入焊接程序,焊接口的考驗則更多,甚至還得接受“B超”檢查,可謂是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能出車間。

張惠坤告訴記者,百米長的鋼軌到達基地後,考驗便開始了。


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檢查鋼軌外觀

首先外觀得過關,光這一項就要歷經焊前矯直作業、檢軌作業、除鏽作業等,藉助標尺等工具,步步都考驗“眼力”。

外觀過關後,則進行配軌作業。

接下來才是重點:焊接作業。

在焊軌車間內,記者看到,鋼軌焊接時火星四射,瞬間溫度能達到1400℃,高溫下鋼軌迅速擠壓連接成一體,整個焊接過程不到1分鐘。


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圖為焊接作業,兩個百米長的鋼軌在高溫下融為一體。

焊接口是否真的無縫銜接?後面的8道工序是關鍵。

先進行粗磨,隨後進行正火作業,即用機械設備對鋼軌焊接口加熱後,再快速冷卻淬火,使鋼軌焊接口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加耐磨性和硬度。

隨後再進行熱矯直作業、時效處理、精調作業和精磨作業,精心打磨使平直度達到0.2毫米以內。

經過這一系列處理後,開始進行質檢作業和探傷作業。

“質檢作業是檢查焊接口的外觀是否達標,探傷作業則是檢查焊接口內部的情況”,張惠坤介紹,相當於對焊接口做一次“B超”,檢查焊接口內部是否有夾渣、灰斑和氣泡,如果存在上述問題則要進行鋸切處理。

歷經上述工序後,這500米長的鋼軌終於可以出車間,放置在成品臺上了。

鋼軌接縫接得牢不牢,直接關係到列車運行安全,張惠坤說,這裡的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

經得起1噸大錘考驗的接縫才是真合格


讓火車告別“哐當”聲!“消音師”精湛技藝為鋼軌“接骨”


經不起“落錘實驗”的焊接口是不合格的。

對火車“消音師”們來說,相對於讓火車沒了“哐當”聲,他們更在乎無縫鋼軌的焊接質量問題。

除上述工序外,“落錘實驗”則是檢驗鋼軌焊接質量的另一個重要環節。落錘實驗的錘頭重1噸,落錘從5.2米高處自由下落重重砸向焊接接頭,如果一錘砸不斷即為合格。而蘭州工務機械段焊軌車間在實驗中,往往都是“砸兩錘”不斷才算合格,確保焊接質量萬無一失。

近年來,河口南焊軌基地在設備技術和工藝方法上不斷創新,鋼軌焊接一次檢驗合格率從2011年的96.75%提升到2017年的99.32%,確保了產品出廠合格率百分之百。

當中國紅、琉璃金、海空藍、長城灰的動車行駛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刷新著“中國速度”的同時,這些焊接工們,也是火車的“消音師”,用高質量的鋼軌焊接技術確保了列車的安全和旅客的舒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