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川不負國,國人不負川之說

為何有川不負國,國人不負川之說

從古至今,川人愛國絕對的,國難當頭時川人不屈不退,民族大義,大是大非,川人決不含糊。川人從未負國的背後,深受的苦難也是慘烈的。

曾經,成吉思汗親手創建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一敗難求,但他們卻在川東釣魚城下折戟沉沙,主帥蒙古大汗蒙哥戰死。勝利的背後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烈的,川人從戰前的1290萬人減少到82.5萬,僅成都就有140萬人被殺,是南京大屠殺的4.5倍。釣魚城之戰後,就有了一句名言"川人從未負國"。

自古川軍多出悍將悍兵,為中國抗戰撐起了半邊天,當年川軍出川抗日,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時有句話:無川軍不成軍。八年抗戰,300餘萬川軍將士義無反顧出川抗日,浴血沙場!兵源佔全國的1/5,每5箇中就有1個是四川人!

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需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其實我想說的是川軍不是有多能打,四川人身高不高,四川人是懂得如何去區別敵我的人,四川人是不會窩裡橫的人,四川人是懂得審時度勢的人,同時四川也是最愛國的人。

為何有川不負國,國人不負川之說

在今天,川人對生活總報樂觀態度,對工作能吃苦耐勞,對生活的享受也不含糊,熱情好客,不阿不諛,川人的這種生活態度也慢慢的感染著全國人民,在汶川大地震後,舉國哀痛,爭先解囊,讓四川很快恢復以前樣的美麗,除了是同胞情外,也是國人對川人有種特殊情懷。

所以有了"川不負國,國不負川"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