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你經常說“你們聽明白了嗎”還是“我講清楚了嗎”?

課堂上,你經常說“你們聽明白了嗎”還是“我講清楚了嗎”?

陳文(湖南省瀏陽市教育局)

走進教室聽課的時候,我經常發現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交流的語言很隨意,不加思考就脫口而出。有一次到一所小學聽四年級的語文課,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後拋出了一個問題,要求他們小組討論。三分鐘後,這位教師叫起一位學生:"××同學,請你向全班同學彙報一下你們小組討論的結果。"猛地聽到"彙報"一詞時,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學生站起來說"我向大家彙報一下我們小組的討論結果"時,我才確信他們都使用了"彙報"這個詞。

師生在課堂上使用"彙報"一詞錯了嗎?乍一聽好像沒有錯,但筆者仔細分析後覺得此語有失偏頗。"彙報"一詞多用於行政部門下級就相關工作向上級報告,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是上下級關係,大家都是平等的課堂參與者,在這種平等關係下,大家互相交流時用"彙報"就不妥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隨口一個詞嗎,不值得這麼"口誅筆伐"。古人云:言為心聲。筆者認為,教師的課堂語言彰顯其價值取向,教師的"彙報"在前,學生的"彙報"緊隨其後,這是長期以來"官本位"意識在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結果——如果不糾正,很多人在中小學課堂上就受到這種意識的灌輸和滲透,"代代相傳"何時了!

多年前,我讀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德洛爾報告》,1996年),其一再強調:所有有組織的學習都應該給予"四大支柱"(即: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和學會共處)同等的重視。其中的"學會共處"就是強調將來的新人再也不能只有獨佔意識而要有分享意識——這分享不僅是指物質層面的,也包括精神層面的。此後一段時間,"四個學會"的聲音在我國中小學校園裡此起彼伏。20多年過去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已經有十多年了,可"四個學會"仍懸在空中,沒有很好地在校園落地。回到上述課堂中,教師組織小組學習,讓每組派代表出來展示學習成果時,倘若能說"請××同學作為代表分享他們組討論交流的成果",對學生將是另外一種影響。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你把你的思想說給我聽,我把我的思想說給你聽,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這正是分享的作用。

還有一種現象經常出現在課堂上。某一段落或某個章節的教學結束後,教師用食指指著講臺下面的學生問:"你們聽明白了嗎?"學生們怯怯地回答:"聽明白了。"初次看到這樣的教學場景感覺不出有什麼問題,這是進行教學反饋;仔細想想,教師居高臨下地發問,反映出了教師把自己作為課堂主體而不是把學生作為主體的思想。面對同樣的教學場景,我聽到有個別教師這樣問學生:"我講清楚了嗎?"短短6個字體現了這位教師的教育態度和反思精神!他沒有去追問學生是否聽明白,而是把自己當作和學生互動的一方,讓學生反饋自己的教學效果。學生聽到老師這樣的問話,臉上洋溢著歡喜,心中充滿著敬佩。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上用什麼樣的語言和學生交流,不是一件小事,它能直接體現出教師的價值取向、教育態度和反思精神,也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只有教師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生為主體,他的課堂語言就如春風、似甘露,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如飲甘露。


課堂上,你經常說“你們聽明白了嗎”還是“我講清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