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讀武俠小說時,我們經常看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的拳比對手的快,你的刀劍比對手的快,取勝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你的速度遠勝於對手時,你甚至可以後發先至,對手的任何招式,武功秘籍等都顯得毫無意義。

體育比賽中,“更快、更高、更強”是人們追求的主要目標。不僅跑步、游泳、滑雪、賽車如此,因為比的就是速度;球類運動、技巧運動等也是如此。在很多情況下,速度決定了比賽的結果。一個足球運動員,除了意識、盤帶、佔位、配合要好外,如果有很快的奔跑速度,那無異於如虎添翼。


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快,在其它日常生活中更是隨處可見。正是有了高鐵的快,我們每個人都體驗到了速度帶給我們的便利。事實上,對於1000公里以內的距離來說,高鐵甚至比飛機還便利。中國現在已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高鐵之國。無論是出差還是旅遊,乘坐高鐵比其它交通工具更加便利,中國因此也成為了世界上交通最便利的國家之一。

快,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子彈發明以後,戰爭就徹底改變了原有的形態,傳統的冷兵器逐漸退出戰場。飛機發明瞭以後,大大縮短了地球上旅行的距離。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讓人類可以登陸月球,甚至可以飛向茫茫宇宙。

快,也改變了人們對物流的需求。


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物流為什麼要強調快,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問題應該不難理解。京東商城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就已經給這一問題做了很好的詮釋。京東的“當日達”和“次日達”承諾,成為了京東在電商競爭中的制勝法寶。以至於我國的快遞速度,也因此上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臺階,過去中國郵政的低效率更是一去不復返。快,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物流的精髓。

或許有人會問,物流不是一直在強調6R(在正確的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沿正確的路線,將正確的貨物,按正確的數量,送達正確的地方)嗎?怎麼現在強調起“快”來了?的確如此,我們更多時候對物流的要求是“準時”而非“快”,“準時”比一味的快更加重要,而且一味的快有很多問題,如資源浪費、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等等。但仔細一想,只有具備了快的能力,你才有本錢和底氣做到準時。只有具備了“快”,才能做到隨心所欲。


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物流的“快”體現在很多方面。如前面說到的訂單履行快,這是一個綜合概念。此外,還有信息系統處理快、信息反饋速度快、物流關鍵裝備速度快(堆垛機,分揀機等)、站臺裝卸速度快、配送路線優化快等很多方面。新零售對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大家知道,設備“快”終究是有極限的,從北京到廣州,即使是採用航空運輸,也是需要幾個小時的。為了從根本上滿足市場對於“快”的要求,在大數據指引下,合理分配倉庫位置,尤其是採用前置倉的概念,就可以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取得非常快的效果。

物流的“快”有很多優勢。表面上看,“快”會增加成本。但有些情況下,“快”不僅不會增加成本,還會帶來效益。如採用單元化物流,裝卸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就會大幅度減少站臺資源和集貨區資源,並且可以充分發揮配送車輛的作用,以前一天只能配送一次的車,可以配送兩次或三次。在同樣的條件下物流中心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又比如庫房週轉快,同樣的倉庫就可以配送更多的商品,這樣配送成本就會大大降低。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快,應該是物流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安排”,2019年的新年因這一句名言變得有所不同。曾幾何時,我們羨慕過去的農耕時代,羨慕當時的慢生活,羨慕千里趕考的日子,如果僅以人類自身生活的需求來看,慢有慢的樂趣和悠閒,我們並不是總是需要那麼快的物流。然而,世界卻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正變得越來越快。如果要分析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市場的需求,倒讓物流要越來越快。人類對快的追求沒有止境。以前我們習慣了郵件快件3天甚至更長時間到達,現在卻需要當日準時到達。以前從北京到上海,一天時間也不一定夠,來回3天已經很快了,現在早出晚歸已經成為常態。商業社會是以服務社會需求為宗旨的。社會的需求變成了商業活動的原生動力。

其次是競爭的需要,是企業生存的需要,倒逼企業要越來越快。別人能快,你若不能,那麼被淘汰的是你。快,成為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全國性的“當日達”應該不成問題。


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最後,最根本的是技術的不斷髮展,為物流的更快提供了可能,其中,計算機、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AI、機器人、無人機、飛機、高鐵、高速公路等更是其中的關鍵技術和關鍵設施設備。

正是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改變了我們對技術的追求。快,成為一個永恆的主題。隨著物流本身變得越來越重要,為追求快而導致的各種新技術將會層出不窮。

物流發展到今天,也出現了很多意外,如城市堵車就是一個意外。我們在20年前也許不會想到堵車的嚴重程度,因為那是的汽車還很少。要說堵車,也只有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個別路段以及上下班時間。但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全國性的堵車:不要說是省會城市,就是一個地級市,一個縣城,甚至一個鎮,都會出現嚴重的堵車現象。這一現像對物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儘管道路越修越多,但配送效率卻越來越低。很多建在城市中心的物流設施不得不搬遷,物流中心離城市中心越來越遠,最後一公里配送變得越來越困難。由此可以預測,在城市,無人機配送也許會很快實現,甚至會出現專為物流修建的快行線,地下鐵路,或地下管道,因為在擁擠的道路上,你實在是快不起來。還有,人工成本劇增也是一個意外。20年前,一個快遞小哥的月收入也許只有500元,但現在,收入上萬元已是非常普通,並且還會進一步提升。但用戶不會理會這一些意外,不會因為這些意外而降低對速度的要求。於是,更高的自動化,甚至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都被提上議程,可以預測,所有減少人力需求和提高效率的技術,將會大量的得到應用。世界在不斷的變化,而不斷對於快的追求,卻始終沒有變化。

其實,物流的快的確給世界帶來了很多改變。當我們習慣於慢生活時,也許並不能體驗快給我們帶來的改變,但一旦體驗了這種快的便利性,人們就再也不願回到從前的慢生活了。高鐵就是一個明證,高鐵剛剛出現的時候,乘客很少,那時人們還沒有體驗到快的便利,但現在,高鐵成為了人們出行的最重要選擇,有時甚至是一票難求。

尹軍琪:為什麼“快”對物流非常重要


物流技術也是如此。以前很少有“貨到人”揀選的應用,主要原因是人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技術帶來的便利性和重大意義,其次是“貨到人”揀選需要快速的入、出庫設備還沒有發明,或者代價太高。現在,隨著人們認識的提升和技術發展的成熟,“貨到人”揀選已經深入人心。有時,快可以使不可能的事情變得可能,如更快的堆垛機,使得在很小的地方實現快速出入庫成為可能。更快的提升機,使得設備變得更少,等等。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讓我們有所作為”,快,將是人類發展的主題和趨勢,自然也是物流技術發展的主題和趨勢,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如果要對2019年的物流技術做一個預測,更“快”將是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