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住房限價房共產房商住房……住房類型20多種,一文全搞懂

保障房。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為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標準、限定價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政策性租賃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構成。這種類型的住房有別於完全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商品房。

商品房。商品房在中國興起於80年代,它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個人、外國公司)向政府機關單位租用土地使用權期限40年、50年、70年開發的房屋,建成後用於市場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業用房以及其他建築物。商品房又稱“大產權房”。

經濟適用房(經適房)。是國家為解決中低收人家庭住房問題而修建的普通住房,這類住宅因減免了工程報建中的部分費用,其成本低於普通商品房,故又稱為經濟適用房。經濟適用房是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經濟適用房屬於政策性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經濟適用房自購買合同備案之日起,不滿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一類經濟適用房。是兩限房房本。必須滿五年以後才可以交易,交易需補交10%的綜合地下款。交易一次以後房本性質變更為商品房.

二類經濟適用房。是回遷房、單位集資建房等。房本未滿五年也可以交易,交易是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合同價的3% 交易一次以後,房本性質變更為商品房。

限價房。限價商品房按照“以房價定地價”的思路,採用政府組織監管、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在土地掛牌出讓時就已被限定房屋價格、建設標準和銷售對象,政府對開發商的開發成本和合理利潤進行測算後,設定土地出讓的價格範圍,從源頭上對房價進行調控。購買限價房應自購房合同備案5年後方可上市交易。

兩限房。限房價、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也被稱為“兩限”商品住房。兩限房指經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限制套型比例、限定銷售價格的基礎上,以競地價、競房價的方式,招標確定住宅項目開發建設單位,由中標單位按照約定標準建設,按照約定價位面向符合條件的居民銷售的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自住型商品房。屬於北京特色的一類過渡類型。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基本消失。此類住房價格比周邊商品住房低30%左右,面向全市符合限購條件的家庭;購買此類住房後五年內不得上市,五年後上市收益的30%上交財政。

商住兩用房。指商住兩用的房子。對於商務型公寓的名字,此前不少開發商叫成“商住房”。商住兩用的房子的土地性質一般是綜合用地,土地使用權年限為50年。但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政策層面並沒有明確“商住房”這一概念,所謂的“商住房”只不過是開發商改變最初規劃用途而造出來的概念,但商務型公寓則是特有的合規項目,規劃上未曾發生改變。

共有產權房。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後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所建的房屋。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可按個人與政府的出資比例,共同擁有房屋產權。北京市2018年開始正式推出共有產權房。

回遷房。回遷房就是發展商徵收土地時,賠給回遷戶的房子;回遷房的概念源於拆遷,這是中國特殊的拆遷政策的產物。拆遷安置過程中,採取貨幣補償的方式,拆遷戶用補償款購買商品房與普通人購買商品房沒有任何區別。拆遷的是商品房,回遷房自然應當是商品房。拆遷的是集體土地上的私房,或者是經濟適用房,回遷房的性質一般不是商品房。

公租房。公共租賃住房是指由國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建設標準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規定條件的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進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賃住房不是歸個人所有,用低於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學畢業生,包括一些退休老人及殘疾人。還有一些從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

廉租房。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減免為輔。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建保〔2013〕178號文件規定,從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並軌後統稱為公共租賃住房。

定向安置房。是指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進行定向,而安置給被定向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因為其安置對象是特定的動遷安置戶,該類房屋的買賣除受法律、法規的規範之外,還受到當地政府相關的地方政策的約束。所以和一般的商品房交易有很大的不同。

央產房。全稱為“中央在京單位已購公有住房”,一般是指職工按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的中央在京單位建設的安居工程住房和集資合建住房;所屬機構為黨中央各部門、全國人大機關等;包括:黨中央各部門、全國人大機關、全國政協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人民團體及其所屬單位。

軍產房。是指軍隊享有房屋所有權(即產權)的房屋。.一般指由部隊提供用地,開發商出資建造的房子。其房屋產權屬軍委、總部,所有權性質屬軍產,“產權單位”填總後勤部。

小產權房。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辦理相關證件,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亦稱“鄉產權房”。“小產權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稱謂。該類房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公寓。公寓是商業地產投資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地產形式。公寓式住宅最早是舶來品,相對於獨院獨戶的別墅,更為經濟實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式住宅都是高層大樓,每一層內有若干單戶獨用的套房,包括臥室、起居室、客廳、浴室、廁所、廚房等等,主要供當時中等收入的高級職員、政府公務員居住;還有一部分附設於旅館酒店之內,供一些常常往來的中外客商及其家眷短期租用。公寓為商用水電費按商用算,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不可以遷戶口。公寓分為以下四類:

住宅類公寓:一般為住宅,產權年限:70年,戶型面積小,30~60平米,精裝修交房標準,拎包即可入住,配套設施完善,物業管理提供高於普通住宅的額外優質服務,銷售價格一般高於區域整體水平。

商務公寓:一般為綜合性用地(商住)或商業用地,產權類型:商務公寓,產權年限:根據用地性質而定,50年或40年。一般處於城市核心地段及商務中心區,既可居住,又可辦公,具備寫字樓功能,在部分城市可註冊公司,價格相對寫字樓較低,首付最低5成,按揭最長10年。這種類型在北京最多,主要是不限購。產權性質為商務公寓,非純寫字樓。

酒店式公寓:一般為商業用地,產權類型:公寓或商務公寓,產權年限:根據用地性質而定,40年。主力戶型主要在90平米以下,裝修檔次較高,大多位於城市核心繁華地帶、商圈周邊,交通方便,按照星級酒店的設施標準進行建築的外部及內部設計,體現檔次與舒適性,一般以只租不售和產權式經營為主,大多聘請國際知名品牌物管公司,專業酒店管理集團提供專業、細緻、科學的酒店式服務,因此物業管理費也較高。

"長租公寓",又名"白領公寓","單身合租公寓",是近幾年房地產三級市場一個新興的行業,是將業主房屋租賃過來,進行裝修改造,配齊傢俱家電,以單間的形式出租給房屋周邊的白領上班人士。現在"長租公寓"這個概念已經慢慢為大家接受。在傳統租賃市場上,租客的租賃時間一般為一年。

已購公房(房改房)。是指於1994年國務院發文實行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產物,是我國城鎮住房由從前的單位分配轉化為市場經濟的一項過渡政策,現如今又可以叫做已購公有住房。已購公有住房,是指城鎮職工根據國家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規定,按照成本價或者標準價購買的已建公有住房。按照成本價購買的,房屋所有權歸職工個人所有,按照標準價購買的,職工擁有部分房屋所有權,一般在5年後歸職工個人所有。

週轉房。是指企業用於安置拆遷居民週轉使用,產權歸企業所有的各種房屋。政策性出租住房俗稱“週轉房”。早在建國初期就有青年職工公寓等週轉房制度,並且一直是改善職工待遇,穩定青年職工隊伍的重要手段。國務院發佈的國發 [1998]23號文件中,也強調了“校園內不能分割及封閉管理的住房不能出售,職工公寓等週轉用房不得出售。具體辦法按教育部、建設部有關規定執行。”部分院校繼續保持了一定數量的週轉房。這些週轉房用於解決進校後職工的臨時過渡住房。較好地緩解院校引進人才,新分配職工等職工對過渡住房的需求,讓他們安排好生活,儘快地安心進入管理工作。待工作穩定、環境熟悉後再考慮購買住房。最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為職工提供週轉房。

普通住宅和非普住宅。以下三條標準全部滿足即為普通住宅,反之為非普通住宅。

1.容積率在1.0(含)以上;

2.建築面積在140平方米(含)以下;

3.單價不超過最高限,或者是總價不超過最高限,滿足其一即可。

什麼是自住房限價房共產房商住房……住房類型20多種,一文全搞懂

別墅。改善型住宅,在郊區或風景區建造的供休養用的園林住宅。是用來享受生活的居所,是第一居所。普遍認識是,除“居住”這個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主要體現生活品質及享用特點的高級住所,現代詞義中為獨立的園林式居所,都是獨立成棟的。別墅分為以下5種:獨棟別墅、聯排別墅、雙拼別墅、疊加式別墅、空中別墅。(嚴格意義上講:聯排、雙拼以及排屋(Town House)等低密度住宅不屬於別墅範圍,而被劃入高檔住宅範圍。)

什麼是自住房限價房共產房商住房……住房類型20多種,一文全搞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