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1月28日,阿里雲正式對外宣佈,已開源實時計算平臺Blink。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技術被認為是引領"下一代計算"的 "王牌",也成為企業大數據處理的主要解決方案。那麼這款實時計算平臺Blink究竟是什麼呢?和其它數據解決方案存在著怎樣的區別於聯繫呢?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首先,我們先解鎖"實時"二字。顧名思義,實時指的就是同步,類似於我們的同聲翻譯,但是其在速度上,絕對比我們的同聲翻譯要快得多,根據介紹,Blink的實時計算能力可以實現毫秒級的延遲情況下,每秒鐘處理上17億次的消息或者事件。

同時,值得了解的是,實時計算是從離線計算升級而來,類似於當下比較熱門的4G和5G之間的迭代升級關係。猶記得2004年,離線大數據MapReduce在市場上引起的風潮,並之後一度成為各大公司數據處理的主要方案。不過遺憾的是,其PB規模數據計算卻成為了MapReduce難以逾越的瓶頸。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而目前市面上,各大公司採取的主流數據解決方案主要為Spark和Flink兩種,它們很好的平衡了用戶對於批處理和流處理的需求,但兩者之間卻有著本質的區別。Spark的技術理念是基於批來模擬流的計算,也就是更擅長有延遲的離線計算,而Flink則完全相反,它採用的是基於流計算來模擬批計算。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從目前來看,Spark技術在對海量數據實時性要求稿的場景確實顯得有些雞肋。而且與之相比,Flink在實時計算方面顯得更加遊刃有餘。作為最早佈局Flink的科技公司之一,阿里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基於開源版本進行改造和創新,推出內部版本Blink。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截止到目前,Blink在批 SQL 的性能方面已是Flink社區版本性能的 10 倍以上,跟 Spark 相比,在 TPCDS 這樣的場景 Blink 的性能也能達到 3 倍以上。總而言之,就是Blink的性能達到了新的高度。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雙11期間Blink還實現了每秒處理17億次事件的能力,相當於你眨眼一次的0.3秒裡,機器已經刷新了5億次庫存。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當然除了技術大考的雙11之外,ET城市大腦更是實時計算著杭州1300個信號燈路口、4500路視頻,保障著交通動脈的通暢。其中,依靠計算,一輛救護車到達醫院的速度,平均可以縮短50%,排長隊的擁堵以及鳴笛、闖紅燈式的開道都將被完美解決。

阿里雲技術王牌Blink到底什麼來頭?連開發者都大呼:終於來了!

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技術,阿里雲此次將其開源,則意味著可以讓更多的企業用上優質的計算能力,未來每一位用戶看到的都將是實時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