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公法眼霍霍論 一道之焦墨山水


範公法眼霍霍論 一道之焦墨山水

中美協主席範公法眼霍霍論一道之焦墨山水——新年伊始(2013年元月)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學術聚會特別高興,前來觀賞初中海先生的作品也確實很有期待。在接到這個材料之後,就和大家一樣,有一種驚異、驚喜的心情,我以為只是我孤陋寡聞,沒有和中海先生多有謀面交往,聽到前面好幾位學者發言的時候都說也是第一次見到中海先生這麼多的原作,或者說中海先生在美術評論界、史論家這裡還是新鮮的印象,使我們今天的探討是一個嶄新的話題,而且面對的是一個嶄新的藝術現象。

我剛剛從中國美術館過來的時候,我們正在籌備一個迎接春節的大型展覽“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是中國有美術館歷史以來第一次同時在一個空間裡展示十大美術館的館藏特色藏品,其中我們就約邀了浙江美術館送來黃賓虹的作品。我來之前黃賓虹的作品剛剛打開送入展廳,我經過展廳的時候還細細的看了一下。從黃賓虹先生的展廳馬上走到初中海先生的展廳,感覺首先是有聯繫性,中國畫雖然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但是我們還是有一批有志向、有理想的中國畫家在繼續做著傳承創新,所以我覺得踏入初中海先生的展覽空間,的確是眼前為之一新,而且有很多學術問題值得深思。

剛才各位談到的中海先生在兩個方面是今天做繪畫學問的很好的精神,一個就是深研傳統,他在實踐上很多年堅持下來,深研傳統,從秦皇島到北京,他也不屬於深居山裡,也是在當代文化的情境之中,但是能夠做一個傳統的學問研究,這個精神讓人十分敬佩。第二就是他是一個在綜合學養上不僅是下了很多功夫,而且逐步形成了學養上的通融。任何畫家下筆之後留下的痕跡,就是我們所說的書如其人,見字如見人一樣,他筆下的線條、造型、丘壑、結構等等也都可見他的修養甚至見了性格,見了他學問的特點。所以從中海先生的作品中,讀了他的著述也知道了他的全面修養。這兩點都是我們講的傳承傳統繪畫、民族繪畫特別需要的功底,雖然與初中海先生初謀面,但是令人非常敬佩。


範公法眼霍霍論 一道之焦墨山水


我們注意到初中海先生的這些焦墨作品是他新的領域,也是近幾年特別是近兩年的成果展示,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或者說可以看到中海先生在創作上其實在思考很多,把焦墨的這樣一種形式、體例或者用今天講的語言方式集中起來,提煉出來,使得他自己在原有的山水畫上有一個新的突破,我覺得這個精神也非常值得肯定,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現代精神。可染先生說對傳統我們要打進去還要打出來,打進去需要做細緻的放慢腳步的精深的功夫,打出來卻需要堅毅的勇氣,特別需要方法論上的現代意識。中海先生敢於抓住這個焦墨,嚴格來說不只是焦墨,是焦筆、焦線,也就是把焦渴的語素符號單純化,使得它變成像我們講的向西方現代藝術走過來的路數,抓住某些形式因素直奔主題甚至把它更好的擴展,使它達到一個超越了原有價值範疇的這麼一個價值,初中海先生在方法論上提供了很好的經驗。而我們今天要講在中國畫、水墨畫上要發展,非得有這樣一種現代、當代的精神,否則就會在傳統上經營過久而不內容靈魂出竅,所以我是很讚賞中海先生在這個方面有這個勇氣。

焦墨山水可能會帶來一種新的美學意識同時帶來新的視覺經驗,這裡就有一個視覺圖式問題。剛才尚輝先生很好的分析了他的很多技法,也分析了他目前所形成的這種結構面前,我是覺得他的一些作品都有他成功之處,通過了焦墨的結構方式在畫面上出現了一種新穎,這種新穎的結構和老傳統以及現代傳統的都不同,有他自己隨心率性的筆線運行還有在這種運行中通過焦墨中的濃淡乾渴特別是乾渴形成了裡面的傑作,這裡就形成了一個圓渾通融的面貌,這種面貌是用焦筆焦線畫出來的,所以會為之一新,也非常有價值,在這方面探索也是非常成功。


範公法眼霍霍論 一道之焦墨山水


面對一種新的語言因素必須要找到新的形式上的結構,這個意義上,我跟剛才幾位先生講的關於“大道至簡”的問題,我倒不完全認為“大道至簡”就是中海先生提出來的自己的最為恰切的問題,因為剛才羅世平先生講得很好,至簡肯定不是指形象的精簡,也不是指筆道的簡潔,肯定是屬於單純、純粹,所以如何把這個簡的概念能夠上升為精神層面還需要做更多的文章,甚至不見得用這個簡字來體現你自己的全部追求,因為你的焦墨山水也好,再發展下去肯定是更多的走向圖式化、精神化。走向圖式化、精神化並不等於擺脫自然,反過來在自然的丘壑結構和形態基礎上可以上升為更多具有現代、當代人文精神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