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舉措推動中國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四項舉措推動中國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10月23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喬躍山在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上表示,四大動作將推動中國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喬躍山指出,中國下一步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工作重點共分為四部分

一是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工作。充分調動地方、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匯聚各方資源共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發展;將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和地方遴選出來,推廣其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以點帶面促進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喬躍山表示,第一批試點示範共有53家示範企業,82個示範街道(鄉鎮)和19個示範基地。第二批試點示範工作已經啟動,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

二是制定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與服務推廣目錄。遴選優秀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初步解決市面上相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的問題,培育和規範智慧健康養老消費市場;提升地方政府及用戶部門對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服務和企業的認知,為用戶部門採購選型提供參考,推動產品和服務普及應用。在目前已制定發佈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中,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共計56項,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共計59項。

三是建設智慧健康養老標準體系,加快重點標準制定。標準體系主要包括通用標準、產品標準、服務標準和信息安全標準。

四是加強智慧健康養老產業交流合作。積極搭建產業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社會各界深化對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認識;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升行業支撐服務能力。

我國註冊登記養老機構逾2.9萬家

從首屆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上獲悉,目前,我國註冊登記的養老機構2.9萬餘家,社區養老設施12.7萬個,養老床位730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1張,養老設施基本覆蓋所有城市社區和50%左右農村社區。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發達城市,正在形成方便可及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據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各級財政對養老服務和老年人福利直接投入達840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近300億元。201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累計發行養老產業專項債券27支,總金額280餘億元。財政部確定4批PPP項目中,涉及養老、健康養生類的項目共有46個,總投資近300億元。財政部、商務部累計安排中央財政48億元開展以市場化方式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試點,引導山東、江西等8個省份設立產業基金,實際募資150多億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負責人表示,2016年國務院專門出臺文件,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歡迎各類市場主體進入養老服務業。中國將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消除貿易壁壘,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更多更好地惠及世界人民。截至目前,除1.57萬家民辦養老機構、3000餘家公辦民營養老機構作為養老服務的舉辦主體外,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已設立養老機構89家,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商投資設立的養老類企業132家。

本次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心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承辦。來自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工信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及日本厚生勞動省有關官員、有關社會組織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圍繞養老服務體系、醫養結合發展、智慧養老產業、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了交流。

四項舉措推動中國未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社會運營養老機構升至47%

10月23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主辦的首屆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在京舉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主要負責同志在會上指出,目前,中國由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服務機構佔比已上升至47%。將繼續吸引和支持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應對老齡化挑戰。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黃勝偉在發言中說,社會和市場力量廣泛參與,已成為養老服務的舉辦主體。目前,全國民辦養老機構已達1.57萬家,3000餘家公辦機構實行公辦民營。香港、澳門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養老機構89家,其他國家和地區外商投資設立養老類企業132家。

本次論壇共有中日兩國200多家養老領域的企業參會,在服務模式、人才培養、“互聯網+”、產品製造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成果,並有22家中日企業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

我國人口老齡化三大特點:總量大、增速快、不平衡

10月23日,由國家發改委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聯合主辦的首屆中日養老服務業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辦。

據介紹,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總量大。2017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4億。二是增速快。2000—2017年,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提高約3個百分點,而同期我國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約7個百分點,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三是不平衡。例如,我國最早和最遲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兩個省份之間相差36年。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未來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政策落實力度。要推動各地將投融資、土地、稅費、人才支持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加強政策落實督促檢查和跟蹤分析力度,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降成本、增便利。二是推動改革創新。加快養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深入開展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等試點工作,及時總結各地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推動形成示範效應。三是加大多元投入力度。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推進實施“十三五”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同時,支持社會資本通過公建民營、發行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等方式積極參與,持續擴大有效供給,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開幕式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表示,本次論壇適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週年,對於進一步加強中日養老服務業政策溝通和交流,推進企業間開展務實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