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翠的文化

翠:用在食物上指鳥屁股肉,雞鴨鵝鵪鶉鴿子等,屁股那一撮都叫翠。

食翠的文化

一小撮尾巴尖的肉就叫翠

“雛尾不盈握弗食,舒雁翠,鵠鴞胖,舒鳧翠,雞肝,雁腎,鴇奧,鹿胃。”這是《禮記》說的幾種不能吃的東西,尾巴還不夠一把的小鳥不能吃,鵝屁股不能吃,天鵝和貓頭鷹的肋側肉不能吃,鴨屁股不能吃,雞肝、鵝腎、鴨脾、鴇鳥的脾臟和小腸、鹿的胃,統統不能吃。也許我國以前那麼多稀奇古怪的飲食禁忌,和這些傳統有關係吧。

顯然,體現周人文化的《禮記》對於鳥的屁股“翠”持否定態度。然而,在《呂氏春秋.本味》裡面:“肉之美者,猩猩之唇,貛貛之炙,雋觾之翠,述蕩之掔,旄象之約。”這話是伊尹說的,肉最最好吃的是猩猩的唇、貛貛(可能是現代的獾)的腳掌、雋觾(某種鳥)的屁股、述蕩(無法確認的某種獸)的腕肉、牛尾巴和象的鼻子。伊尹是個庖丁撫養長大的,殷商人,也是後世廚師公認的祖師爺,他就認為鳥屁股能吃,好吃,甚至是最好吃之一。

食翠的文化

廚師祖師伊尹(肩膀上有個湯罐)

可見,我國從先秦開始對於鳥屁股肉就有著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一種視如砒霜,另一種甘之如飴。這兩種觀點一直持續到了當代,粗略的按照南北來分,南方吃得多,北方吃得少。至於為什麼不吃,也沒有特別的理由,不過類似的禁忌一向也不講究有理有據。吃的理由顯而易見:油脂多,美味。人類的美味體驗大多是由脂肪帶來的,這種飽含油脂的結締組織,一口下去直衝腦門的油脂香味,扔了豈不暴殄天物?

食翠的文化

吃的就是油汪汪的感覺

當代網上最出名的雞屁股當屬臺灣的“七里香”,是烤出來的。據說1969年士林夜市的一位攤販認為雞屁股這麼好吃的東西,每隻雞又只有一個,就因為名字帶“屁股”就遭到了大家的冷遇,非常不公平,為了吸引大家品嚐,起了“七里香”這個名字,寓意吃完後走了七里路依然齒頰餘香(這解釋略牽強)。

食翠的文化

士林夜市七里香

我懷疑臺灣人這種烤雞屁股的吃法來自於日據時期的遺留,和日本人的ぼんじり串(雞屁股串燒)幾乎一樣,日本人在網上上傳了大量雞屁股做的美食。另一個有較長日本佔領史的大連也有吃雞屁股的習俗,叫“雞三角”。

食翠的文化

日式雞屁股串

大陸其他地方吃雞屁股的習慣應該和日本沒關係,尤其南方,幾乎各地都有嗜好此道者,有諺雲:“寧舍金山不捨雞尖”,雞尖就是雞屁股,不是翅尖。吃法也是花樣百出,烤雞皮是很多地方的燒烤攤的常見材料,有雞皮的地方往往有烤雞屁股。

食翠的文化

烤雞屁股

《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顧問董克平曾經做過七里香焗飯。

食翠的文化

七里香焗飯

可以做煲

食翠的文化

也可以燜

食翠的文化

略炒一下,加配菜燜熟,油亮透香

《射鵰英雄傳》裡的洪七公就是此道愛好者。“黃蓉正要將雞撕開,身後忽然有人說道:“撕作三份,雞屁股給我”,兩人都大吃一驚,怎地背後有人掩來,竟毫無知覺,急忙回頭,只見說話的是個中年乞丐”,作為個常年偷雞的老叫花,果然深諳吃雞精髓。書中說洪七公長方臉,女真人入侵時期他和家人被抓為奴,應該是個北方人,作為北方人能認識到雞尖的妙處,可見他不光貪嘴,也有美食鑑賞的天分,這裡的雞屁股採用的是叫化雞的做法。

食翠的文化

蓉兒給洪七吃雞屁股

英文裡雞屁股有個很搞笑的詞“parson’s nose”或者“pope’s nose”,教士的鼻子。據說是十五世紀時候,英格蘭一個木匠給教堂幹活,教堂的教士對他很摳門兒,這位老兄報復他,就把圖案中的鳥屁股雕刻成了教士的鼻子,後來傳開了。不過英美吃這個的還是少,大洋洲的土著特別愛雞屁股,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曾是英美雞屁股的重要出口國。薩摩亞甚至曾經禁止過進口雞屁股,因為脂肪太多,而該國的肥胖太嚴重,不過13年該國加入WTO後,這條禁令因為不合理取消了,薩摩亞人終於又可以愉快的吃雞屁股了。

食翠的文化

薩摩亞人解放了,謝謝WTO

一條網上流傳很廣的謠言說雞屁股有毒甚至致癌,說是淋巴結聚集之地。首先雞屁股並不是,有淋巴結的法氏囊其實在雞性成熟後就消失了,並且就算沒消失,也會隨著內臟一起清理掉,哪怕沒清理掉,真熟食後吃了也沒什麼事,連菸酒這種明確的致癌物都不怕,還怕這個?大可以放心大膽的大吃特吃,只是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真的會長胖啊!

食翠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