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那些已經消失的風俗和事物1

上海浦東,那些已經消失的風俗和事物1

一、炭茅柴

正式的炭茅柴日子,是農曆正月十五,又稱正月半、上元節。每家午時吃餛飩,晚則吃圓子。吃玩圓子,家裡的大人都會主動催促你,趕緊和小夥伴們去“炭茅柴”或者“花三擔”去!

其實那個季節,已經沒有多少茅草可以“炭”了,因為在之前的1、2個月裡,凡是茅草比較茂盛的地方,早就被小孩子們“炭”的差不多了,畢竟在嚴重缺少娛樂項目和玩具的時代,冬天最大的野趣之一就是炭茅柴。孩子們通常在放學前後,頂著北風穿行在乾燥的田野裡,把成片的茅草、馬唐用自來火(火柴)點燃(那時候大點的孩子書包裡一般都帶有火柴)。水渠邊,河塘邊,麥田邊,乾草在風的助力下一路燒過去,很是壯觀,在熊熊的火光中,孩子們的臉都顯得格外興奮,有一種犯罪的快感.....

“花三擔”又稱調火龍,孩子們以蘆葦、稻草紮成圓形長條柴把,三五成群跑至田野,引火燃燒柴把,並不停揮舞。各村各地相望,到處火光閃閃,象無數條火龍在田野狂飛亂舞。我們邊走嘴裡邊喊:“花(棉花)三擔,稻六石,赤米綠豆收二石,長生果節節綻,山芋長得小甏能,大家好!大家好!”也有喊:別人家田裡長稗草,伲田裡長糯稻......

我母親回憶說,他們小時候,還有大人用竹頭片紮成十二樣生肖中的一種形狀,底下裝上輪子,用繩子牽著可行走,外面用彩紙糊住,在中間空的位置上裝上蠟燭,製成各種燈籠,名曰兔子燈、雞燈、豬燈等,到了晚上,玩者點燃蠟燭火,拖著自制的燈籠走村穿宅。

元宵節,還有“扛三姑娘”的習俗。到了黃昏,青年婦女及未出嫁的姑娘們聯手合提飯籮,飯籮底下插上銀釵,走至田野角落點香焚箔,口中唸唸有詞(許願),念畢回家,提著飯籮,將銀釵尖放於篩上粉末的臺上,然後移動飯籮,意在請“三姑娘”,臺上顯出各種圖案紋路,似有神手描花之感,以示取樂或寄託某種心願。

上海浦東,那些已經消失的風俗和事物1

二、放鷂子

浦東閒話把放風箏俗稱“放鷂子”。春節過後直至清明節,是放風箏的大好時光,尤其是3、4月間,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放鷂子的季節。鷂子是用竹片紮成架子,糊上厚點的皮紙做成,有時候實在沒有厚皮紙,就用報紙也湊合。鷂子的式樣有蜈蚣式、蝴蝶式、老鷹式等。手藝比較高超的大人們能扎一隻一人多高的鷂子,而小孩子扎的最多的是五角型的簡易鷂子、也有扎八角型或者五角星的。鷂子的後部用稻草紮成鷂鞭,或長或短,這可是鷂子能不能飛的高,飛的穩的關鍵。

那個季節,在溼潤的春風裡,在曠野中,經常能看幾撥孩子們在放鷂子,然後迎風升上天空,碰到線不結實的,就可能放著放著就斷了,要是鷂子飛的低,還有可能追回來;要是碰到放的高,風又大,基本上就飄到別的村落,再也找不回來了。在夜間,有歲數大點的阿哥們,的還在鷂線上繫上燈籠,懸在空中光彩奪目。

但隨著農村實現電氣化,各種電線、高壓線密佈,放鷂子易引發事故,加上其他文娛活動日益豐富,此風俗在90年代以後,逐漸風光不再。

上海浦東,那些已經消失的風俗和事物1

三、灶頭

90年代以前,灶頭是浦東農村家家必備的。根據灶臺上安置鐵鍋的數量,分為兩眼灶,或者三眼灶,最常見的是兩眼灶。它們一左一右置於兩邊,通常一個大點,一個小點。兩鍋之間小的那個叫“湯罐”,可利用灶膛的餘熱溫水,要是揩個面,洗個腳,一般都用湯罐裡的熱水,用銅勺舀出來就是。在灶壁上,砌有凹型的小格,鹽瓫、酒盅、醬油缽、油罐等都放置其間。

灶頭的旁邊放著一個木風箱。在冬天的時候,我是特別喜歡幫母親燒飯的,一邊拉著風箱,一邊用火鉗向灶肚裡夾柴火,灶肚外熱浪陣陣,特別舒服。那時候柴火類別很多,有花萁(棉花杆),稻草,油菜花杆、或者是樹枝、廢木材,甚至還有做傢俱剩下的刨花。每種材料的燃燒特性都不一樣,有時候做好一頓飯菜,需要合理搭配才能划算......在火快熄滅的時候,母親會取來腳爐,手爐,放些灶裡的木炭,暖暖腳,焐焐手,在寒冬裡是很幸福的事。

記得那時候燒飯,都是很節儉的,母親會在鍋裡放個碗格,熱個菜,蒸個蛋,這樣就省用另外一個鍋做菜了....

夏天的時候,我就不喜歡做飯了,母親會讓我拿著淘籮到水橋邊淘洗米和菜。淘籮又成了我捉小魚小蝦的玩具,有時候提起淘籮,會捉到不到寸許長的小魚(應該是鰟鮍郎),亮光閃閃的在白米上跳躍,惹的我直奔灶前:“姆媽,姆媽,吾捉了兩條金金魚......”

如今,浦東的鄉下,大部分都換成天然氣或者液化氣了,還有多少能有這樣的灶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