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等待輪迴,你的來世就在孩子身上。
前兩天,一條“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的新聞,讓李娜重回大眾視野。
15年職業生涯,9個WTA冠軍、19個ITF冠軍,兩度捧起大滿貫獎盃,在網球這項被西方世界主宰的貴族運動中,李娜創造的傳奇,也被稱為亞洲奇蹟。
有人說:“榮耀的背後,都刻著一道孤獨。”
對於李娜而言,她的榮耀和孤獨,卻都屬於她的父親。
01
2011年,是李娜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的6月,她在巴黎捧起了法網的冠軍獎盃。打破了網球大滿貫賽事中,沒有亞洲人問鼎的紀錄。
當時的全世界都在關心一個問題:在網球界身體條件、資質和天賦都不算特別出眾的李娜,怎麼忽然就成了網壇一姐?
歸國後,李娜寫了一本自傳,《獨自上場》。在這本書裡,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4歲那年,因為手指修長,家裡的親戚都建議李娜去學鋼琴。跟許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孩子一樣,李娜沒有堅持多久,就因為練琴的枯燥而放棄。
父親問她,你有沒有想過長大後要做什麼?
李娜說,“想跟你一樣,做個運動員,學打球。”
看著女兒崇拜的眼神,李娜的父親轉手就賣掉了鋼琴,給她請了一名網球教練。
“不過娜娜,爸爸要告訴你:學鋼琴是我們的主意,可是學打球是你自己的決定。所以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你都不能再輕易放棄。
爸爸也是打球的,知道不管在人生還是在運動場上,沒有什麼比堅持更難的事,也沒有什麼比堅持更重要的事。”
去年9月,導演陳可辛給李娜拍了一部6分鐘的短片。短片裡,李娜自述:
“2013年澳網球賽,我兩次倒在球場上,錯失大滿貫冠軍。沒有人知道,後來我一個人待在更衣室,大哭了一場。”
當然,李娜沒有被挫折打倒。第二年她重戰澳網,一舉奪魁。
她一生的宿敵,俄羅斯網壇名將莎拉波娃這樣評價她:
“李娜是最難打的對手之一,跟她比賽總是很艱難,很消耗體力,她是一名特別堅韌的運動員。”
父親的話,早已刻進李娜的性格當中。
堅韌,是球員李娜的人生底色。
北師大教育管理學院院長顧明遠說過:“兒童總是把父母當做最可信賴的人,父母的話往往在兒童心靈上起著決定的作用。”
孩子未來的樣子,就藏在你的嘴裡。
02
1996年,是李娜生命中另一個特別的年份。
那一年,14歲的李娜如願進入湖北省隊,成為一名職業球員,開始打全國青年網球比賽。
李娜的如願,是如自己所願,也是如父親所願。
學網球之初,她曾問過父親一個問題:
“爸,打網球讓我的腿變粗了,沒有人把我當女孩子。是不是你打羽毛球沒拿冠軍,所以讓我幫你拿?”
父親沒有多做解釋,只是笑著回答:“娜娜,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小升初”考試前,李娜面臨重要的人生選擇:要麼按部就班升學讀書,走一條穩妥的常規路;要麼繼續打球,踏上職業球員這座獨木橋。
當李娜說,“我最大的夢想,是希望能打到職業的前十”,父親無條件相信,毅然扛住世俗的偏見,拍板讓李娜去走自己的路。
網球課學費不菲,就連少年宮的陪練都要5塊錢一小時。
父親將經濟上的捉襟見肘,打起包一個人抗在了肩上。無論家裡如何節衣縮食、東挪西借,少年李娜毫不知情,她只管在父親的羽翼下安心練球。
父親的包容,給了少年李娜最需要的安全感;父親的鼓勵,幫李娜建立了馳騁一生的自信。
只是父親,沒有看到女兒長大的那一天。
李娜進入湖北省隊後不久,父親就病重離世了。
為了不影響女兒的比賽,他特意叮囑家人,隱瞞了自己的死訊。
後來的日子裡,李娜的母親改嫁。
即便和繼父關係再好,李娜也一直以“叔叔”相稱,她說自己心中只有一個父親。
少了父親的鼓勵,李娜一直處在自怨自艾的狀態中,平平淡淡度過了青訓營的十年。
直到新教練卡洛斯採用鼓勵教學法,讓她看到了父親的影子,才重新找回狀態,在網壇嶄露頭角。
“卡洛斯對我影響很大,在那個階段,其實技術的提高很有限。但我們聊天的過程,就是我對外界放下防備的過程,我願意去跟他分享自己的經歷,包括那些埋在內心最深處的、不願去想起的回憶。”
李娜的丈夫姜山,也是如此。在一次訪談中,她說:
“不是每個女孩子都有成為公主的命運。因為爸爸離世早,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強大,要能夠保護自己和媽媽。
姜山給了我再做回一個孩子的機會,給了我一直想要的安全感。有時候姜山在我身邊,我會忽然有種錯覺,好像爸爸還在世,還在守護著我一樣。”
父親對李娜的影響,不僅是職業生涯的領路人,更是一生信念的源頭,一生尋覓的歸途。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人生選擇,都深受父母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孩子延伸的,不僅是父母的血脈。
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他們看似無意的選擇,其實冥冥中也在重複我們的人生。
03
李娜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人,同為運動員的傅園慧。
2016年8月8日,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傅園慧以黑馬之姿晉級。
賽後接受採訪時,她用誇張的表情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
洪荒少女、表情包少女,一時成為年度流行語。
在中國女子游泳隊裡,傅園慧一直是大家的開心果。她以“逗比”自詡,以獨有的幽默和樂觀笑對人生,也感染所到之處的每一個人。
可職業運動員的生涯,其實少不了委屈、挫折和失敗。
長期訓練,手在水裡都泡爛了。她非但不賣慘,還以自己的“傅式幽默”逗樂大家。
比賽壓力大,她寧願在無人看見時,一道一道往自己身上去掐、去抓,也不願把消極的情緒傳染給身邊人。
她說:“因為如果自己哭的話,身邊的人看著也會難受。”
傅園慧的幽默樂觀與李娜截然不同,可相同的卻是她們的性格都源於各自的父親。
這幾天熱播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裡,傅園慧和爸爸,同另外三對父女一道出場。
四位爸爸初次見面,互相都不認識,氣氛頗有點微妙。於是傅爸爸打破僵局,問起了另外三人的年齡。
聽說其他三位的年紀比自己大後,他突然一本正經地說:
“那我真的比你們小很多,都可以叫你們叔叔了。”
節目裡,傅爸爸還講了一個故事。
他說女兒剛進省隊的時候,一個年齡比較大的隊員有一天突然跑到他跟前來,用講笑話的口吻跟他說:
“你們家傅園慧在游泳隊裡說自己是天才哎。”
但傅爸爸卻沒有不好意思,他很認真地跟那個人說:
“是的,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節目播出後,這對父女一道上了熱搜。
被問起上熱搜的感受怎麼樣,他先是不好意思地說了句“玩玩的啦”,然後又突然傲嬌地說:
“人生第一次上熱搜,激動地覺都沒睡好。”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傅爸爸的育女心經,那就是“開心最大”。
“我從小就教育她要活得開心,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比賽嘛,好好享受就行了。”
為什麼傅園慧會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逗比少女、表情包少女?
因為傅爸爸自己,何嘗不是一顆行走的開心果,在這個世界樂觀而又幽默地活著。
其實孩子就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的,不過是為人父母者自身的模樣。
04
想起了一個故事。
在俄羅斯,有一對很有文化的父母,他們卻苦惱於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
夫婦倆左思右想,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他們把家裡的長桌,用木板隔出三塊類似辦公室格子間的區域。每天晚飯過後,夫婦倆就捧著一本書,坐到自己的格子前認真閱讀。
孩子看著好奇,就吵著要一起加入進來。久而久之,每晚讀兩個小時書,成了這一家人的習慣。
隨著時間的流逝,家庭成員也越來越多。
桌子不斷加長,隔板添到了13塊。頭頂上的燈具,也從煤油燈變成汽油燈,再到後來的電燈。
不變的是,每個夜晚都能在這家人的客廳裡,看到如同圖書館一般平靜卻又震撼的場景。
即使父母偶爾外出,但讀書的儀式已成為一種家風,孩子們也照常期待晚上的讀書時刻。
這位父親,就是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救了。
“不愛看書,學琴也堅持不了幾個月,興趣特長一樣沒有。整天不是抱著手機打遊戲,就是攥著遙控器看電視。”
其實這中間,藏著一個淺顯卻又往往被忽略的真相。
你不看書,怎麼指望孩子看書?
你回家了就是玩遊戲、看電視,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你習慣大吼大叫,孩子日後必然是個暴烈脾氣。
你春風化雨,孩子長大了才會一生純良。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特別喜歡一句話,拿來跟諸君分享:
“輪迴不用等到下世,今生今世就能看到,你的孩子就是你的來世。”
閱讀更多 洞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