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這兩天,中國奶業協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奶業協會會長王根林關於《世界奶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報告被行業媒體瘋狂轉發!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報告內容分別從“牛奶與作為食品的屬性”、“國外奶業實踐與模式”、“我國奶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方法”三點展開,深入詳盡地介紹了國內外奶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由於內容較多,五穀君在這裡就不一一展開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通過中國奶業協會官方網站查看報告全文。

在五穀君看來,王根林關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一段表述,值得行業思考,也是值得與讀者分享的精華。

王根林在報告中指出,在乳製品中,嬰幼兒配方奶粉最大的問題便是缺乏基礎科研。

在王根林看來,大多的中國產品(嬰幼兒配方奶粉)僅在模仿國外,很少有從基礎營養的角度去研究。

“嬰幼兒在每個階段究竟需要哪些營養?需要怎樣補充?”王根林表示,在這些方面國內專家仍需探索,應當努力讓乳製品的基礎研究跟上去。

不得不承認的是,與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歷程相比,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發展時間確實較短一些。

公開資料顯示,1913年,科技創新促發罐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誕生,這是一份給全人類帶來福祉的事業!

中國嬰兒配方奶粉的研製生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經歷了將近有半個世紀,隨著研製及生產技術的不斷完善,配方不斷升級,造福了無數中國寶寶,縱觀發展歷程,雖歷經艱難卻依然奮力前行。

第一代嬰兒配方奶粉起始於20世紀70年代,著重於“能量”,主要是在牛乳或煉乳中加入穀粉、豆漿、白砂糖、飴糖,以增加能量。

第二代嬰兒配方奶粉成型於20世紀80~90年代,提出了母乳化的概念,著重於“宏量營養素”。

在牛乳中添加植物油、脫鹽乳清粉、白砂糖以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經濃縮、均質、噴霧乾燥而得成品。

第三代嬰兒配方奶粉著重於“微量營養素”,主要是在牛乳中添加乳清粉、植物油、麥芽糊精、白砂糖。

調整了牛乳中蛋白質,強化了維生素、礦物質,增加了維生素K、維生素B6 、維生素B12 、生物素、葉酸、泛酸、銅、牛磺酸等指標,調整了碘等指標限量範圍;

提高了亞油酸含量,添加了DHA、ARA,使奶粉中的各種成分更接近母乳。

第四代嬰兒配方奶粉完全是基於技術的進步,配方也逐步升級換代,由調整主要營養素成分,到調整主要營養成分的二級結構、三級結構,礦物質、維生素、微量成分添加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趨向於合理,產品的名稱也更符合國際化,稱為嬰幼兒配方乳粉。

按照營養需要的差異,嬰幼兒配方乳粉又分成3個年齡段,即0~6個月、6~12個月、12~36個月。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是採用先進標準的第四代產品,比如伊利、宜品、飛鶴、三元、搖籃、紅星、貝因美、雅士利、澳優、光明等。

縱觀嬰幼兒奶粉發展的這些年,配方更加合理化成為發展的方向。

換言之,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

當然了,由於屬於後來者,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基礎科研”上存在一定不足,不過,龍頭企業卻始終在進行“基礎科研”,並收穫滿滿。

搖籃乳業作為民族乳業的代表,始終將嬰幼兒奶粉配方的研究作為重點,傾盡全力研發出來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搖籃乳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於2001年12月由國家人事部批准設,搖籃乳業也是國內乳品行業中首批被批准設站企業。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黑龍江搖籃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不僅是培養和引進乳品行業高科技人才的重大舉措,也是搖籃乳業科技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搖籃乳業經常聘請國內外食品學專家、營養學專家作為科研顧問,不斷進行技術更新,只為研發出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奶粉。

無獨有偶。

眾所周知,飛鶴乳業很早就開始整合全球資源,與哈佛醫學院BIDMC合作佈局,搭建起美國波士頓、中國北京、中國甘南的“兩國三地”聯合科研平臺,科研實力有目共睹。

為了符合國際對於嬰幼兒營養需要的研究趨勢,飛鶴乳業將“中國的母乳研究”升級為“中外母乳研究”,將“母乳成分含量研究”升級為“母乳成分微觀構成及功能研究”,將“功能性原料應用研究”升級為“功能性原料機理研究”。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正如飛鶴乳業執行總裁蔡方良向五穀君所言,飛鶴乳業通過科研層面三大升級,實現產品研發新飛躍。

基於此,飛鶴乳業多次在國際上斬獲金獎!

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評委會主席約瑟夫•貝斯曼更是表示:“飛鶴產品的配方構成,例如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方面,均能體現出飛鶴在追求嬰幼兒營養和高品質標準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除此之外,已經將“不創新,無未來”融入發展理念的伊利,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上也做了諸多基礎科研。

經過十六年的努力,伊利母乳研究積累了近百萬份母乳數據,在海量研究的基礎上,“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嬰兒配方奶粉及其製備方法”獲得國家專利優秀獎,並已全面應用在了金領冠產品當中。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據金領冠營養顧問介紹,強化了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的金領冠奶粉在嬰兒生長髮育、行為發育、消化吸收和免疫力方面表現優異,能充分滿足中國寶寶營養需求。

在母乳研究上,三元食品也與伊利一樣,付出了很多心血!

自2014年籌建“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來,三元全面推進了中國的母乳隊列研究,為實現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取得了階段性突破成果。

2016年10月,三元發佈了迄今為止最為完善的“中國人母乳成分數據庫”,為細分化和功能化嬰幼兒配方產品提供了科學依據。

基於數據庫的研究成果,三元奶粉研發出了更加適合中國嬰幼兒健康成長的配方乳粉——三元新升級愛力優。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餵養效果評價研究報告顯示,三元新升級愛力優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配方設計能夠完全滿足嬰幼兒正常生長髮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有助於嬰幼兒健康成長。

另外,宜品乳業無論是研發投入上,還是在硬件打造上,都做到與國際接軌,從而保證了宜品奶粉的產品品質。

比如宜品乳業目前已經自主研發並掌握乳清脫鹽項目的核心技術。

脫鹽乳清粉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主要原料,長期以來國內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所使用的脫鹽乳清粉主要依賴進口,尤其是全羊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中的脫鹽羊乳清原料的供應。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宜品乳業歷經三年的乳清脫鹽研發,掌握了核心技術,解決了產品的滋氣味問題、蛋白變性問題、脫鹽率的問題,形成了穩定的獨創工藝,為開發新產品提供支持,促進了乳品行業以及食品行業的發展進步,增強了國內乳製品生產企業與國外乳製品競爭的核心實力。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中國的乳業不但要打翻身仗,還要與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同步,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拳頭產品。”在鄭俊懷這個老乳業人看來,中國的乳業人有責任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世界標準的國際產業化之路。

在鄭俊懷帶領之下,紅星乳業在基礎科研上“著墨很多”!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紅星牌奶粉就被國家指定為軍需奶粉,出口東南亞和歐、亞、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參與援建了27個國內外乳製品生產項目,為國內同行業培養乳品技術人才5600餘名,被譽為中國乳品業的搖籃。

在管理方面,鄭俊懷不惜用重金從國外聘請乳製品行業專家來紅星擔任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指導。

如今紅星採用透明工廠的方式向消費者展示奶粉生產全過程,鄭俊懷介紹說,“消費者可以來紅星生產基地免費參觀,奶粉生產的任何一個環節均可以放到大眾面前。”


配方奶粉缺乏基礎科研 伊利宜品飛鶴搖籃紅星卻在彌補這項空白


雖已年過花甲,鄭俊懷依然充滿活力和動力,源於他對國產乳製品行業深深的愛。

鄭俊懷錶示,未來他將繼續深耕於國產乳製品行業,為中國的母親分憂,為中國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中國乳業之幸,就在於有伊利、蒙牛、飛鶴、三元、澳優、君樂寶、光明、搖籃、宜品、紅星和貝因美等一大批優秀的企業。

中國奶粉之運,則是因為冷友斌、魏立華、萬春林、顏衛彬、鄭俊懷、牟善波吳松航等一大撥英傑在不懈努力著。

所以,在五穀君看來,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完全可以放心食用,未來則會更好,因為我們的基礎科研正在“補上”,並將做得更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