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Puma?彪馬?福特要和彪馬聯名了?運動品牌彪馬不是一直和法拉利合作嗎?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事實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樣。

此“Puma”非彼“彪馬”,福特也沒有和彪馬聯名,而是準備在年底重啟“Puma”,作為一款全新小型SUV的名字。

和同年問世的第四代豐田Supra不同,福特第一代Puma的故事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

畢竟沒有引入中國,也不曾當過動漫、電影的主角,只是一款存活僅僅5年的緊湊級跑車。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福特,逐漸從石油危機中恢復過來。

F系列皮卡和中大型轎車金牛座一直是美國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同時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英國稱霸了20幾年。

因此在1998年,福特創下一年獲利超過220億美元的世界紀錄。

這個記錄直到2004年,由於油價大漲,才被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以253億美元的淨利潤超越。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1995年的福特GT90概念車

第一代Puma是跑車版嘉年華

福特歐洲鑑於當時的形勢,前驅性能車受到市場的歡迎,一時間湧現出阿爾法·羅密歐145 Cloverleaf、雷諾Clio Williams、菲亞特Bravo HGT、雪鐵龍塞納VTS諸多小鋼炮。

於是在1997年,福特在第四代嘉年華的基礎上,推出性能再升級的Puma。

既然是“美洲豹”,全車的造型確實有幾分豹子的意思——肌肉線條流暢優雅。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雖然車長只有3984毫米,不過整體的視覺效果飽滿,也不需要多畫幾條線來營造運動和層次感,從某些角度來看,甚至和現代捷豹存在神似之處。

畢竟Puma是Ian Callum在TWR這家英國性能車小廠時期的作品。

當他在90年代末期離開TWR之後,回到老東家福特工作,隨後開創了捷豹新時期的風格。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話說回來,在常規的1.4L和1.6L發動機之外,Puma額外提供1.7L高性能發動機,缸體採用鎳硅塗層,有利於降低摩擦係數,保證燃氣的充分燃燒,而且非常耐磨。

這種材料在90年代紅極一時,幾乎所有的高性能發動機都會使用,連法拉利恩佐、邁凱倫MP4-12C等超跑的發動機缸體,也有類似的技術。

唯一的缺點是容易被高硫汽油腐蝕,必須添加特定的機油,比如5W30半合成機油。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當時的福特真是嫌錢沒處花,隨後還在1999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了全球限量50輛的Racing Puma,即競速版Puma。

福特為此重新開發了一套鋁製前槓,車寬也從原來的1674毫米增加到1770毫米,便於容納17英寸的MiM Speedline輪轂和寬胎。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為了進一步提升性能,新車使用LSD限滑差速器,以及Alcon的4活塞競賽剎車系統,即使在抓地力不足的溼滑路面,也足以提供1.1g的剎車力。

另外,1.7L發動機經過老牌改裝廠和BTCC、DTM車隊Janspeed的改造,可輸出155馬力和162牛米,百公里加速僅需7.8秒。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遺憾的是,出於成本的控制,並沒有搭載原計劃的1.7T發動機,據說有180馬力的輸出。

但是光有食材,還遠遠不足,關鍵要看廚師的功夫。

Racing Puma經過福特WRC部門的改造,變速箱齒輪比更為緊密,也可以在低轉速提供更大的扭矩。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而且芬蘭拉力賽冠軍車手、賽車名人堂成員Stig Blomqvist也參與了底盤和懸掛的調校,保證車身動態幾近完美。

在大量的人力物力堆積下,Puma憑藉“難以置信的駕駛體驗”,登榜1997年的Topgear年度之車。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然而小眾的Puma屬於玩票性質,只在歐洲銷售,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在2002年便宣佈停產。

福特曾經在2006年的北美國際車展,帶來一款和Puma類似體型的概念車Reflex,一度傳出復活的消息,再後來也沒有了下文。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福特Reflex概念車

新一代Puma是SUV版嘉年華

這次福特是確定復活Puma了,不過卻是以小型SUV的身份,恐怕今時今日的福特再也沒有精力和金錢,和當年一樣任性了。

2018年,福特在歐洲的銷量是135.1萬輛,SUV的表現強勢,實現19.3%的增幅,一共佔有27.51萬輛的份額。其中的主力功臣翼虎和翼搏,分別是15.38萬輛和11.17萬輛。

所以福特和三菱一樣,把歷史上的一款經典小跑車改為SUV,無奈之餘難免有點唏噓。

不變的是,Puma仍然基於嘉年華的平臺。

根據第七代嘉年華的信息,新車預計搭載1.0T、1.1L和1.5T三缸機、分別匹配5速、6速手動和6速自動變速箱。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福特Puma諜照

前不久,有消息稱新一代Puma是“Baby Bronco”。Bronco是福特即將在2020年發佈的全新一款硬派越野車。

而福特在2018年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註冊了“Puma”的商標,導致外媒紛紛猜測,小一號的Bronco可能會用“Puma”的名字。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2004年的福特Bronco概念車

但是從曝光的諜照來看,Puma完全不是硬派風格,根本是升高版的嘉年華,然後前車燈致敬了一把第一代Puma的“複眼”。

所以車轍君認為Puma和“Baby Bronco”是兩款不同的新車。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福特Puma諜照

由於Puma是小型SUV,這也意味著,翼搏或許面臨著停產的命運。

現款翼搏誕生於2013年,至今也沒有見到,甚至聽到新一代的消息,結果卻迎來了Puma的諜照。

所以翼搏改名為Puma,承擔著增加消費者新鮮感的重任,希望藉此喚起大家對福特的關注,尤其是有希望挽救福特的中國。

但是真的有效嗎?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國人不喜歡“德味”十足的福特

回想翼搏在2013年上市當時,小型SUV的市場尚未打開,翼搏月銷量一度破萬,在2014年成為合資小型SUV的銷量冠軍。

等到2014年年底,本田繽智和X-RV上市,憑藉空間利用率、可靠性和高燃效,不僅大獲成功,也積累下紮實的口碑。

到現在,繽智的平均月銷量仍然有1.2萬輛(2018年為14.16萬輛),X-RV更是在2018年12月交出1.73萬輛的成績(2018年為16.83萬輛),“雙子星”幾乎壟斷了整個合資小型SUV的市場。

更何況在國貨崛起的情況下,如今的消費者手拿10萬元,不全是追求合資,現在開始有更多人買一款緊湊級的自主品牌SUV,比如長城H6、吉利博越和傳祺GS4。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如此一來,翼搏的勢頭一步步下滑,再也沒有達到昔日的高度,現在一個月的銷量將將1000輛,簡直是慘不忍睹。

歸根結底,主要是翼搏在定位上出現了偏差,多數人買SUV是滿足家用的需求,翼搏卻把技能點點在操控方面。

翼搏或許是同級中最具運動感的車型,然而消費者並不需要好開的SUV,他們只要一款能開,但是空間充裕的SUV,哪怕頂配是獨立後懸掛,同樣不頂用。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所以問題就來了,福克斯、嘉年華和翼搏,以及尚未問世的Puma,統統是福特位於德國科隆的技術中心所研發,稱之為德國車也不為過。

既然是德國車,則說明按照德國人的需求打造,那還是講究操控,卻忽視國人最注重的內飾質感(材料)和後排空間。

看看新一代福克斯的境地,上市好幾個月,路上也沒見到一兩輛車。

反觀2018款翼搏,已經把價格拉低到7.98萬元,不到9萬元就有1.5L+6AT,最貴的1.5L也只需11.98萬元,即便如此,也難以改變滯銷的命運。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這也挺有意思,福特的小車明明是國內追捧的“德味”,結果是銷量不振的元兇之一。

當然美國研發的大排量V8福特也不適應中國,果然只有中國特供的福特才活得下去,福睿斯便是最好的例證。

屆時把原汁原味的Puma引進國內,如果和福克斯一樣,既沒有四缸機,後排空間做不到翹起二郎腿,估計同樣是落得翼搏的下場。


福特Puma只是升高版的嘉年華,可能沒戲


▲福特Puma諜照

另外,國內消費者對“Puma”沒有任何情意結,與其換名重新宣傳,倒不如沿用“翼搏”的名字,再拉一拉車身和提供四缸機,或許還有一部分人願意買單。

我們只專注原創汽車內容的生產,想要變得更懂車,可以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車轍(ID:cartracks)。目前已經集聚了數十萬的粉絲,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