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事件:刺殺俄國皇太子,竟使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

01 太子被砍

1891年5月11日下午,俄國皇太子亞歷山德羅維奇,即後來的俄皇尼古拉二世,正與同來日本的希臘喬治王子,興致勃勃的乘坐人力車遊覽琵琶湖。

突然,一個穿著警服的人抽出佩刀砍向尼古拉皇太子的頭部,皇太子中刀後,慌忙從車上滾下來,往街邊的小衚衕裡鑽。

刺客在後面追砍,高大的希臘王子和兩名人力車伕擋在刺客面前,王子還用手杖將這名刺客打倒在地。

大津事件:刺殺俄國皇太子,竟使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

尼古拉二世,額頭的疤痕被巧妙掩蓋了

尼古拉脫險,但傷口很大,右側額頭被砍出一道9釐米的傷口。

事件過後,尼古拉逃回俄國,從此對日本懷有深深的恨意。13年後,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國還未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向日本宣戰。

兩國在中國東北地區大戰一年有餘,最終以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在對馬海戰沉沒告終。而日本雖然贏了,也付出了幾十萬人傷亡的代價,從此日本再無大動作,直到二戰開始。

這就是有名的“大津事件”。

02 府民對立

時間回到1891年,年輕的俄國皇太子乘坐“亞速海紀念號”巡洋艦來到日本,此時的他對東方充滿好奇。

日本當時正竭力推進工業近代化,但在歐洲人,包括俄國人眼裡,還是不知名的東亞小國,甚至被蔑視為“東方猴子”。

作為積貧積弱的落後國度,日本卻以奮起直追的精神,睜大雙眼學習歐洲的一切。

當俄國皇太子來訪時,日本政府採取完全“奉迎”的態度,希望盡力給俄方留下好印象,期待皇太子登基後能對日本友好。

為此,日本政府特地將京都“大文字祭”儀式由8月份提前至俄皇太子的訪問時期。大文字祭是京都盛夏一景,在環繞京都盆地的群山山腰點起火把,描繪出巨大的文字,非常壯觀。

俄國貴賓興趣盎然,皇太子也沉醉在美景和風俗之中,看起來政府的招待很順利。

但是日本民間完全是另外一種情緒。雖然已經“明治維新”,但日本當時仍是一個弱國,別說俄國,就連大清,也比不上。

自1868年美國黑船開戶以來,各國與日本都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些恥辱環繞著日本人民。俄國皇太子乘坐軍艦來到日本,與其說是睦鄰友好訪問,不如說是強大鄰國耀武揚威。

政府的迎合態度又激化了民間這種反對情緒,到處流傳著“俄國皇太子訪日實際是為侵略日本探查敵情”等流言。

津田三藏是大津地區的警察,當天負責皇太子和希臘王子的保衛工作。但津田出身下層武士家庭,極端仇俄。

為了表明對日本皇室的忠心,以及對政府軟弱的憤怒,津田三藏密謀在皇太子經過時刺殺。

幸運的是,津田沒有成功。說幸運,是因為如果津田成功了,沙俄肯定會向日本宣戰,弱小的日本根本沒有力量反抗,只能成為待宰羔羊。

於是日俄戰爭被推遲到13年後,此時的日本終於有了與列強的一戰之力,掀翻沙俄,成為新的列強。

大津事件:刺殺俄國皇太子,竟使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

津田三藏

03 政府公關

津田三藏的刺殺,實質上是極其不成熟、不負責的憤青行為,差點毀掉日本的近代化歷程。

事件發生後,明治天皇如五雷轟頂,於第二天立刻趕到京都慰問皇太子,並派自己的弟弟威仁親王親自警衛。

但皇太子的醫生要求延期見面,天皇只能待在京都行宮住宿。5月13日,天皇才見到皇太子,並在一週後親自跑到神戶送皇太子回國。

政府也非常恐慌,外相青木周藏非常擔心此時引起日俄關係緊張,立刻給駐俄大使館去電,要求“上下行動,以護周全”。

在皇室和政府高層次的安撫下,俄國沒有大動干戈,只是恐懼和怨恨留在了尼古拉二世的額頭,種下了兩國戰爭的種子。

民間的衝動,往往是不瞭解全面信息的片面行為。單純的衝動和刺激對時局並無益處,反而會損害國家的發展。日本這次是政府反應迅速,態度夠好,才沒引來殺身之禍,而另一個國家,就沒有這種好運了。

1909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訪問哈爾濱,被朝鮮愛國青年安重根刺殺身亡。雖然安重根被尊稱為朝鮮英雄,但第二年日本就藉口強迫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朝鮮被日本正式吞併。

大津事件:刺殺俄國皇太子,竟使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

安重根被捕瞬間

04 津田審判

對津田的審判,牽動著日俄兩國政府的神經。俄國政府曾放話,如果不能給出滿意的答覆,就要派兵討伐。

但當時日本作為近代國家,司法有一定獨立性。審理人員並未按照政府規定來判決,於是,對津田的審判成為日本法律界的一個傳奇。

如果僅僅是傷人未致死的話,津田無論如何也死不了。為了給俄國一個交代,日本政府要求法院按照刑法116條判處津田死刑,立刻執行。

刑法116條是一條君主立憲國家的特有法律,規定如果平民蓄意傷害皇室成員,可判處其死刑。

地方審理人員認為,刑法116條規定的是傷者為日本皇族,並未界定外國皇族也可適用於這個法律。如果判處津田死刑,量刑過重。

案件最後送到日本“最高法“大審院那裡,由大審院院長(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兒島惟謙親自負責。日本首相親自會見兒島,要求他判處津田死刑。

大津事件:刺殺俄國皇太子,竟使日本廢除不平等條約

日本司法的傳奇

5月29日,大審院做出判決:刑法116條不適用,津田三藏無期徒刑!

兒島後來接受採訪說,他之所以這麼判決,是為了維護“近代君主立憲政府的司法獨立原則。”

判決結束後,青木外相、山田法相和西鄉內相相繼辭職,日本政府發生鉅變,對兒島的詰難也紛至沓來,但兒島頂住了壓力,就是不鬆口,甚至以辭職做威脅。

這個審判就這麼成為日本司法界的神話。日本法官在審理中表現出了強有力的司法獨立精神和勇氣,讓之前對日本法律毫無信任的歐洲人認識到:

“日本已經不再是命令襲擊外國人的民眾在受害者面前切腹的‘野蠻國家’。”

之後,以英國為首,各個與日本簽署不平等條約的西方國家放鬆了領事裁判權的把握,把本國公民在日的司法管轄交給了日本政府。

高舉司法獨立大旗的日本,借勢與英法美等國修改不平等條約,並逐步取得了主權完整。

05 狐假虎威

大津事件對日本獨立的意義重大,但仔細來看,這種影響被誇大了。

因為日本當時正在國力上升起,在國際關係中,一切主權和國際地位的來源都是自身實力。即使沒有“大津事件”,不平等條約的廢除也是必然。

而且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帝國主義時代,如果沒有蒸蒸日上的國力做後盾,就算司法再獨立,其他國家也不會承認主權完整。

所以,大津事件的司法神話不過是個狐假虎威的故事。

最後說一下津田三藏的結局:判決後,津田三藏被髮配到北海道釧路監獄,同年9月29日病死獄中,死因急性肺炎。此事疑點重重,一直有人認為是政府謀殺。

畢竟,當年放話的俄國沒有出兵日本,直到十三年後才姍姍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