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鬼”的來歷

“小氣鬼”的來歷

我們通常說“小氣鬼”,是說這個人非常的吝嗇,指的是那些對錢或情感特別吝嗇的人。

關於“小氣鬼”,有個故事。

在很早之前,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吝”,一個叫“嗇”,有一天這兩個人相邀到湖邊賞月。為了增加情趣,兩人就商量每人準備一份酒菜,在湖邊邊喝邊看美景。

但是“吝”和“嗇”兩個人都是當地出了名的小氣之人,誰也捨不得花錢買酒菜。到了晚上,兩個人都空著手來到了湖邊的一個小亭子裡。

小亭子周圍是欄杆,中間一個圓石桌,周圍是幾條石凳子。兩人坐定之後,望著皎潔的明月倒映在湖水之中,“吝”先生伸出右手,握成一個小酒杯狀,仰望天空,對“嗇”先生說:“看這月光輕柔,湖水就像美酒一樣,如此良辰美景,嗇先生請開懷暢飲。”

聽“吝”先生這麼一說,“嗇”先生一副陶醉的樣子,他馬上伸出右手的兩根手指頭,當做筷子,輕輕地往湖水一點:“湖有佳魚,香氣撲鼻,請吝先生一飽口福。”

“嗇”先生左手屈成酒杯狀,和“吝”先生的“酒杯”一碰,“酒杯”湊到嘴邊,一仰脖子,連稱:“好酒,好酒。”

然後,“吝”先生右手的兩個手指頭伸成筷子狀,一點湖面,送到自己的嘴邊,嘴巴一張,連說:“好菜,好菜。”

兩人就在亭子裡邊吃邊喝,欣賞著美麗、靜謐的湖光月色。

遊人漸漸地多了,路過亭子邊的遊人看到他倆荒誕的表演,都是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後合。一個遊人笑著說:“吝嗇,吝嗇,喝的是吝酒,吃的是嗇菜。哈哈哈。”

從此以後,“吝嗇”一詞也就傳開了。

再後來,人們又把吝嗇的人稱為“小氣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