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慢新聞日記:建議搭建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大數據庫信息化平臺

1月30日 星期三 陰

記事人:

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北碚區委會主委、北碚區政協副主席、西南大學藥學院院長鬍昌華


兩會慢新聞日記:建議搭建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大數據庫信息化平臺


胡昌華

在重慶,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的數量和比例正逐漸上升,目前初步估計,精神障礙和心理疾患人群有約200萬人,其中,重型精神障礙病人達13萬人,但目前我市尚缺乏準確的統計學數據,也未開展規範的精神衛生流行病學調查,甚至連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信息化平臺都未建立。

重慶市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信息化建設近迫在眉睫。精神衛生問題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突出的社會問題。為此,在今年的重慶“兩會”上,我提交了《關於建立我市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信息化平臺數據庫的建議》。

缺乏統一網絡信息平臺

有精神障礙和心理疾患的人在重慶到底有多少?目前由於沒有統一的網絡信息平臺,我市尚缺乏準確的統計學數據,患者信息也難以及時準確掌握。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我市基層精防力量不足、流動性大。全市基層精防人員約1000餘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13萬餘人,平均1名基層精防人員服務100名患者,渝西地區平均1名精防人員服務150餘名患者,按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規範》最低要求隨訪(每名患者至少3個月隨訪一次),有些地區每半天就需要隨訪1名患者。基層精防人員編制少、壓力大、收入低,流失嚴重,市區縣每年雖然投入大量人員培訓經費,並沒有明顯提高患者信息及時掌握。

患者信息流轉不及時

由於缺乏統一網絡信息平臺,精神衛生醫療機構依靠手工填寫患者信息,無法形成全市完整的精神衛生心理健康統計學數據,同時極大影響患者信息傳輸及時性。

目前按照相關文件要求,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在患者出院時需要同步發出家屬通知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單、派出所告知單、鄉鎮街道綜合管理小組辦公室和綜治中心(辦)提示單、村社跟蹤單(一歷六單),目前依靠紙質件傳輸。基層精神衛生機構的精神科醫師每日門診人數多,診斷患者時間緊張,在沒有信息系統的情況下,精神科醫師每日需要依靠手工填寫共數百份紙質單表,醫師不願意或者不及時填寫成為常態,嚴重影響了患者信息流轉的及時性。

我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多部門信息交換,定期(平均1次/月)由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導出信息後,由多部門接受信息後,人工核對患者信息。這種工作模式增大了患者信息的出錯率、甚至遺漏患者,多部門間的信息及時性也得不到保障。

搭建統一網絡信息平臺

為促進患者信息準確掌握、及時傳輸、動態預警,全面瞭解重慶市大中學生、高壓力群體的心理疾患狀況,有效減少精神障礙患者或個人極端情緒引發的惡性案(事)件,我建議:結合人口普查,摸清我市精神衛生的心理健康患者的情況,建設適應我市實際的精神衛生心理健康大數據庫信息化平臺。

建議組建由政法委、發改委、衛生健康、公安、財政、民政、醫療保障、殘聯,精神衛生服務管理、心理健康服務專家等組成的調研團隊,現場調研已建設統一精神衛生或心理健康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先進省市(如宜昌、寧波等地),摸清信息平臺建設所需經費、搭建模式、權限人員、功能版塊、操作模式、服務範圍等,瞭解當地平臺建設中存在困難、遇到問題。

針對重慶市現有38個區縣的實際現狀問題,在借鑑優秀經驗的基礎上,以患者信息的安全為前提,考慮便捷性、可及性,整合市衛健委、民政局、公安局等部門,提出重慶市的精神衛生或心理健康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思路、目標、搭建模式、平臺功能、覆蓋群體等。

推進信息化平臺精神衛生大數據庫的建設,將助推我市精神與心理健康服務。

建議以重慶市精神衛生醫學聯盟為載體,以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的提檔升級、西南大學附屬心理醫院、附屬公共衛生醫院的建設為契機,開展我市精神衛生數據庫的建設。第一階段導入我市已有臨床資源和社區管理資源,第二階段開展全市範圍內的精神衛生流行病學調查,從城鄉差異、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等多方位,系統全面統計我市人群的精神衛生健康數據,為全國提供精神衛生統計學數據。

記者小記:

在大聲呼籲關注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胡昌華及所在的西南大學,也在身體力行推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精神衛生的防治及研究。2018年12月,西南大學醫學研究院成立,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其附屬心理醫院,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將成為西南大學醫學研究院主要研究領域。

胡昌華說,目前精神疾病形勢嚴峻,原因一是由於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人的各種心理應激因素急劇增加,二是由於大多數精神疾病至今發病原因和發病機理不明,缺乏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和手段,其中包括藥物。下一步,西南大學藥學院與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成立專門的精神類藥物重點試驗室。

“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的工作,是一項民生實事,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胡昌華說,這不僅關係著個人的健康幸福,更關係到美好生活的質量。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陳富勇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