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嗎?積德行善,最重要的是心存善念,最大的福報也是心存善念

知道嗎?積德行善,最重要的是心存善念,最大的福報也是心存善念

《周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都知道,積德行善,功德無量。

那如何積德行善呢?很多人想得到福報,就跑到廟裡燒香拜佛,但是一走出寺廟大門就以為完成任務了,沒什麼行動。要知道,燒香拜佛只是向佛祖表明了積德行善的心願,要是什麼善行都沒有,那可是對佛菩薩言而無信了。

那是不是放放生、捐捐款啊,廟裡有人賣烏龜放生,新聞裡也有好多敲鑼打鼓地捐款呢,其實這些刻意為之的行為從本質上講不算是行善。

行善是一種修為,真正的積德行善,不注重外在形式,最重要的是心靈的修養,心若不善,功德減半。

行善立馬想得到福報的,那是交易;做一點就想得到很多回報的,那是貪婪。

還有的人呢,走了極端,網上一搜“行善”,好多解釋為:不做損人害人之事,成就別人做成好事。前半句很對,後半句滿滿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阿彌陀佛!施主,你著相了。佛說眾生平等,他人是人,自己也是人,人人平等,為何要毫不利己而只利他人,何為“善”?

他人無糧,你有餘糧,一粒不捨,他人餓死,是為不善;

他人無糧,你有糧食,全部舍予,自己餓死,亦是不善;

他人無糧,你有餘糧,勻出一份,你好我好,方為善道。

積德行善也需要智慧,不可盲目而為。心存善念,量力而為,自得福報。

也有人有疑問,都說善有善報,為什麼有時好人卻沒有得到善報?如何沒有善報呢,古人說: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這是你沒看到的福報,其實你心存善念行了善,你的心裡已經得到了善,這是你能真實感受到的,也是最重要的福報,佛家禪語云: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

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惡。

願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