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少,可能是你有1件事沒做好,可別小看,福氣有多少最終看它

福氣少,可能是你有1件事沒做好,可別小看,福氣有多少最終看它

過年大家都愛說祝福話,有祝財源滾滾,有祝事業有成,有祝學業進步,有祝家庭美滿,總的就是希望新的一年福氣多一些。不過,在大家回首過去一年時,有些人會覺得自己福氣太少了,明明自己做了不少好事,也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福氣不來光顧自己家門呢?

其實,福氣的多少除了要看外在的因緣,還要看內在的因緣。外在的因緣大家都懂,是自己所做的事情,而內在的因緣經常被大家忽略,是指我們的內心。

那這內心跟福氣有什麼關係?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肚量這麼小,福氣來了你也裝不下”,很形象的點出了它們的關係。瓶子太小,就裝不下太大、太多的東西,這大家都知道,福氣也是一樣的,肚量太小了,就裝不下什麼福氣了,更不要說大的福氣。

這是內心和福氣的關係,而福氣的敵人——痛苦與內心又是另一種關係。

福氣少,可能是你有1件事沒做好,可別小看,福氣有多少最終看它

一位禪師看到他的一個弟子整天愁眉苦臉的,決定點化他。有一天,禪師派他去買一包鹽,買回來後,禪師讓他抓一把鹽放到一杯水中,化開後喝一口。

禪師問他:“味道如何?”

弟子皺著眉頭答道:“鹹得發苦。”

隨後,禪師又帶弟子去到湖邊,吩咐他把那包鹽都倒到湖裡,告訴他:“嘗一嘗這些湖水,看看味道如何。”

弟子捧起湖水嚐了嚐,答道:“清淡甜美。”

禪師又問:“有鹹味嗎?”

弟子認真回答:“沒有。”

禪師點點頭,微笑著對弟子說:“生活中的痛苦就像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放的容器,你是願意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呢?”

福氣少,可能是你有1件事沒做好,可別小看,福氣有多少最終看它

說肚量,大家可能很容易聯想到大腹便便的樣子,虛詞實化了,遇到苦惱時,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個大肚量法,以為“算了算了”就是肚量大了。而我更傾向於講內心世界,是要放寬你的內心世界,不要把自己困住,如果你的世界被壓縮到只剩苦惱了,那你就是那杯水,整個世界都是苦的,福氣也沒法到達你的世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外面跟人吵架了,回到家還滿腦子想著這些煩惱,那你的世界就只有這些煩惱了,你根本就沒法發現,你的孩子在旁邊盼著你的關心與互動。而你本可以在回家時就放下這些煩惱,好好和孩子玩耍,享受家庭的歡樂,這就是你的福氣,它到不了你的小世界裡。你明白了嗎?你的世界太小就只裝著煩惱,你的世界夠大,雖然有煩惱,但是你還有家庭的歡樂,還有各種各樣的被你忽略的福氣,快樂多了,那些煩惱也顯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不要耿耿於懷老天給你的福氣怎麼這麼少,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好,光做好事還不能有福氣,內心要夠大,要能裝下福氣,才算有福氣。你能有多少福氣最終正是看你的內心有多大,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