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最厲害的人是誰?是方丈住持?是武僧?你都猜錯了!

寺廟裡最厲害的人是誰?是方丈住持?是武僧?你都猜錯了!

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裡,一個群體裡最厲害的人物一般就是頭頭,那寺廟裡最厲害的人物當然就是方丈住持了,如果不是,那就是勤學苦練的武僧!可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裡,有這麼一個片段:

在少林寺的武林大會中,掃地僧以一人之力對戰眾多武林高手,之後又以佛法化解恩怨。蕭、慕容兩大高手經掃地僧點化後更是大徹大悟,冰釋前嫌,雙雙皈依佛門。

可能有人要講了,小說當然是虛構的,掃地怎麼可能變成高手!

事實上,掃地還真不是簡單的事。東一掃西一掃,掃得塵土飛揚,那是一般人;把地掃得乾乾淨淨,空氣也乾乾淨淨,能默默堅持幾十年的,那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要技巧更要有毅力。

常年掃地的人在不斷掃地中,就會悟到掃地的禪理:掃地是要掃掉地上的灰塵,地不常掃,就不會有乾淨的環境;心裡有了雜念,就會生出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如果心不常掃,煩惱就越積越多了。

佛教中有一則掃地僧的故事,說的是在一個小縣城裡,有一位老和尚,每天早上天矇矇亮的時候,就開始掃地,從寺內掃到寺外,從大街掃到城外,一直掃到離城二三里遠。縣城裡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年年月月如此。

有一天一位將軍在這小縣城裡紮營時,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老和尚沒說話,將軍就丟下部下,拿著掃把,一直跟在老和尚身後掃地,老和尚看他心誠,於是向他唱了一首偈:

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

高僧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寶鏡不蒙塵,心中塵垢皆掃盡,心明,自然就智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