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爭之世,實力說話

我有錯,我有不足,我要認錯,雖說“聞過則喜”,可聞過了要徹底改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況那有那麼多人告你錯誤啊。這個世界上的人大都是冷漠的,不在乎你是誰,你經歷過什麼,現在在經歷什麼,他們在乎的是你能給他帶來什麼,幫你能得到什麼。如果有一天你犯了錯誤,小的話是人們的飯後談資,大的話必定是大學裡的反而教材,這個社會是一個沒有道理可講的社會,如果非要講的話那麼恐怕就是物競天澤,適者生存。

我們之所以壓力大,就是因為競爭,公司的競爭對手,你的競爭對手,競爭崗位,競爭資源,競爭市場,競爭地位等等等等,這一切帶來的就是壓力,逼著我們不斷的前進,不斷的做的比別人都好,唯其如此,才能在這個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

因此,很多人在你犯錯誤的時候,他們大都是旁觀者心態,旁觀即可,幹嘛要提點呢?不提點還能調劑一下苦燥的生活。這些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很簡單,比較,從小我們就一直被拿來做比較,不論是自我的意願,還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間接的總是逼迫著我們前行,因為一旦被別人超越,那麼我們的資源就會相應的減少,正如《大秦帝國》第二部裡魏王說的那句名言“大爭之世,實力說話”!實力就是話語權,而我們很多時候,不論是否承認,我們是沒有話語權的,表面上說的是人人都可以表達意見,可實際上你的意見大多數時候根本就無關緊要。

為何?何哉?你的地位不夠,地位的不同代表的是角度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考問題難免就不周到,有問題,試問這樣的言語何人會聽呢?或許只有別人和你一起發牢騷的時候才會偶爾當作客話姑且聽之罷了。

因此,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自省,如何自省,做一些自己沒做過,不會的事情,然後試著從那些角度來思考問題,慢慢的全部鏈接起來,最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上週的PPT沒做完,今天繼續趕,不久前剛趕完,可趕的過程中,就發現了,我做事太扭捏,摳摳縮縮的,總想著怎樣能把一頁PPT的每一寸位置都放上內容,反思代入在生活上則是在很多沒必要的事情上太較真了,鑽了很多沒必要的牛角尖,結果導致了自己的疲乏,

還有就是做事總是瞻前顧後,不夠果決,結果導致了“損氣”,“損神”。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他的言行舉止所透露出來的就是怎樣的,如果一個人大大方方的,那麼他所流露出來的氣和神一定是厚重而飽滿的,如果一個人摳摳縮縮的,那麼他的氣和神一定睏乏而猶豫的,說白了就是嬌情,什麼都摳摳縮縮的,做個鳥事嘛,一件事總是這如何那如何,往往做出來結果一定是改而再改。

一定要改的大大方方的,錯就錯了,不要在乎那些破事,什麼成本,什麼如何,怎樣更好,那家信譽如何之類的,全見鬼去,看樣品,十來個的對比,對比完了然後就確定,然後去爭取,不行了降一降,其它的亂七八槽的什麼念頭,想法全不管它,放手就是。

還記得在去年偶爾看到一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件事情100是滿分,那麼你只需要做到80就夠了,因為補足那20分是很難的,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很大,用補20分的時間做別的事情,將其做到80分,所花費的時間,還有效益完全大於補足這20分的結果”,是啊,理論是對的,可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別人的思想,經驗,你要運用你得慢慢的悟才是。

一旦大方起來,直接起來,沒有那些多餘的顧慮,那麼人生或許會擁有不同的朝向吧!大大方方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大爭之世,實力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