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2019豬年春晚主持人陣容公佈了,和網傳的一樣,沒有董卿。網友們表示很“扎心”,這些年的除夕夜,我們早已習慣有她的陪伴:

@柏林迷霧SZLY:從我有記憶開始,我的春晚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董卿。13年,感謝她的陪伴。

@阿荊荊荊呢阿:十三年的陪伴,今年在家好好過年 。

@念念深情18:董老師,謝謝你用青春陪伴了我們十三載春晚。不管怎樣,我都支持你,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2005年的那年冬天,董卿以一身紅旗袍登上春晚舞臺,自此13年來的春晚,從未缺席。春晚之於董卿,是一扇門,她通過這扇門看世界,人們通過這扇門看見了她。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春晚主持人陣容發佈後,董卿“粉絲團”的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消息:“春日遲,卉木萋、言有盡、意無窮,撕掉標籤,也不再計數。”

只有敢於撕掉標籤的人,才能活得更漂亮!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網友們在不捨的同時,董卿的語錄也被傳成了熱門“雞湯”:

一個聰明的人不僅僅知道,他什麼時候上場,還要知道他什麼時候可以離開。離開的時間,決定著是你看大家的背影,還是大家看你的背影。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如果用“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來形容一個女子,恐怕非董卿莫屬。

她是央視春晚中那個端莊大氣向全國人民問好的臺柱子;她是劉謙魔術奇蹟裡默契配合的“託”;她更是《朗讀者》裡那個胸有成竹娓娓道來的奇女子。

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的美,美在容貌,美在優雅,更美在字字珠璣的聰慧和學富五車的底氣裡。

當《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現場,臺下專家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爭論時,董卿隨口說出一句“月如無恨月長圓”,隨後又道出“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當《朗讀者》周小林和殷潔夫婦闡述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後,董卿傾羨之餘,忍不住送上沈從文的情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當接受採訪中談及籌備《朗讀者》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時,董卿用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話作了精彩的註腳: “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在合適的場合,在適當的時間,董卿總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那些最恰當最適合的話語,讓人讚歎之餘,不禁佩服董卿學識的淵博。

也難怪,總能在彈幕裡,看到形形色色羨慕嫉妒但不恨的評論。

“高三黨來這裡找作文開頭的集合。”

“來這裡學習名人名言的寫法。”

“老師讓摘抄好句。”

這些看似調侃的語句,卻恰恰揭示了絕大多數人的短板。

我們明明深有感觸,卻無從說起。我們明明話在嘴巴,卻詞不達意。我們明明三言兩句可以說明白,卻用了一生一世都說不清道不明看不透。我們明明也讀過那麼多書,卻什麼都記不住。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北宋詩人黃庭堅曾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言語無味。”

董卿曾在午夜夢迴萬分疲憊之餘,仍堅守“每天看書一小時”的承諾;她曾在飛機上,多次被粉絲目睹仍然手不釋卷,全程讀書。她更曾在功成名就時遠赴南加大求學,在圖書館留下挑燈夜讀的身影。

所有看似從容的背後,都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堅持和孜孜不倦的付出。

的確,哪有什麼人生來就口若懸河,可以滔滔不絕口吐蓮花?

哪有什麼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輕輕鬆鬆功成名就,坐享人生繁華?

下不得苦功夫,沒有一股子韌勁和驚人的記憶力,就很難達到理想的彼岸,走上人生的巔峰。


格局,也是一個人的胸襟。一個人只有心懷廣闊,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一個人只有心向遠方,才敢風雨兼程;回頭一望,才知道自己已經走了有多遠。

董卿曾說:“這兩年,我哭的次數比我過去十年加起來還要多。”

她說的“這兩年”,正是《朗讀者》誕生的過程。

從《朗讀者》起,她的身份不再只是一個單純臺前發光發亮的主持人。她開始承擔起製作人的角色。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做製作人可不簡單,節目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她負全責。從開策劃會,寫方案,再彙報到頻道、臺編委會,再經過各級審查,立項,組建團隊,尋找投資方與合作公司……這是一個極其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而那兩年,電視熒屏上最火的是明星遍地的綜藝,是吵吵嚷嚷的選秀。一個以“讀書”為主要內容的文化類節目根本沒人看好。

“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她如此回憶《朗讀者》成立之初的艱難。

2016年11月底,在瘋狂的一輪輪面談之後,團隊終於敲定了贊助商。2016年12月份要錄製的時候,從外國請來的燈光師和攝製團隊卻不願意來了。然而,投資方2017年2月18號就要見到節目。留給董卿團隊的錄製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月。

在這1個月內,要約到所有合適的嘉賓,但當時連演播室都沒有。製作公司說1個月內連景都搭不好。

她較著勁兒問:“怎麼做不出來呢?是哪裡不行?”把問題挖出來,硬是一個個解決了。

節目真正開始錄製,每次6組嘉賓,整個節目組連軸一轉就是七八個小時。當時去採訪她的記者說:“我作為觀眾已是疲累,臺上的董卿卻依然情緒飽滿。那天錄製結束,是次日早晨7點鐘!這樣日以繼夜的狀態,最長能持續兩個星期。”

《朗讀者》終於錄製完成,並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一時之間刷爆各大社交網絡,第一期就在豆瓣上拿到9.3分的高分評論。不少重量級嘉賓,在演播室裡掉了眼淚;也有太多觀眾在電視機前情不自禁,潸然淚下。董卿漂亮地完成了她事業的轉型之路。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世界就是這麼公平,不管你是男是女,你只有足夠堅強,才能抵達心之所向。

“如果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為你讓步。”

/有格局的人,平和卻不固執/

格,就是指人格;局,就是指氣度和胸懷。

功名利祿並不等於格局寬廣,格局大的人,自在平和,心胸寬廣,能夠體察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受人尊敬,自在歡喜。

董卿可謂是謙遜平和的典範。

前段時間她刷爆社交網絡的“三次下跪”,在採訪知名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時,為了照顧輪椅上的老人,她選擇跪下,側耳傾聽老人的言語,懷著恭敬與他對視。一舉一動,讓人如沐春風。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你真心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將真心交付與你。

董卿曾談起一個細節。在跟嘉賓聊天時,她總是習慣性地身子往前傾,因為這是傾聽的姿態,是接納的姿態。但是,為了讓她的臉看起來更好看一些,這個時候,燈光老師就會舉起大紙板,上面寫著“坐回去”。

她說,很多時候,臉好不好看沒那麼重要。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談及《朗讀者》的成就,董卿的語氣裡,不僅有驕傲,更有感激。

“這個節目做得很辛苦,但我沒什麼好抱怨的……能用自己的專業所長為時代做一點點事情,這是多麼大的榮耀啊!”

這便是有大格局的人,從不驕傲自滿,也不固步自封。心靈在高處,方能俯瞰天地;視野不囿於當下,才能海納百川。

記得有一個採訪,董卿談及自己工作太忙,有時候兩三週都見不著兒子,只能壓抑著思念。她眼眶微微泛紅,卻又堅定道:

“有這樣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去做什麼樣的人。未來,在他真正懂得的時候,他會對你有愛,也有尊敬。”

董卿退出春晚的啟示:女孩有格局,到底多重要!

生為女人是不容易的。因為你要揹負的東西太多。天生細膩的情感,生兒育女的責任,職場上無形的劣勢。比起男人的簡單、堅定、有力和義無反顧,生為女人確實會面臨更多的難處。

但這在某種意義上又是一種幸運。身為女子,你對生命的體驗可以更加複雜而深刻。生命的寬度和廣度,自此得到擴展。

所以,身為女人,更要有格局。學識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決定人的一生。

今年,董卿要告別春晚舞臺,撕掉標籤,換一個路口重新出發。生命的意義在於開拓而不是固守,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前行的勇氣。就如董卿說的:

“當真的克服心裡的恐懼,放下、離開。啊,原來除了那個舞臺外,還有一個很大的世界。這個世界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是不是比那個舞臺更重要,很難下定論,但你要看到,它是存在的。”

美麗的女子令人喜歡

勇敢的女子令人敬重

當一個女子既美麗又勇敢時

她可以無往不勝

感謝13年來

有你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