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將士是什麼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將士是什麼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要說起打仗,現代雖然很少經歷了,但是在古代卻是少不了的。很多《亮劍》等一系列抗戰劇電視劇的朋友都知道,裡面的新兵總是會被老兵“欺負”,打仗的時候也吼著這些新兵蛋子努力向前衝!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打仗的時候,那些站在第一排的士兵是什麼心情?他們是不是真的像炮灰一樣,必死無疑嗎?

古時候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將士是什麼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古代人打仗可不像我們現在這麼先進,有子彈和大炮,他們只能用刀劍長矛一些冷兵器對決。早期我們都知道雙方交戰都要先選擇好場地,而且一般採用的都是用戰車,戰車上一共三人,有負責開車的、也有負責遠距離射箭的、還有一個人負責近距離廝殺的。倘若讓戰車和普通士兵交戰必定勝利,但古代人有規定車隊車戰,人對人戰,自然走在前面的也是戰車兵。

人們剛開始打仗的時候沒有什麼經驗,只是將新兵安排在頭陣,但是很多時候新兵打不過敵人的時候就會大規模的後退。實際上在戰場上後退這可是行軍大忌,因為新兵後退老兵在後面也就會一團亂了,甚至跑得慢得還會把人弄傷,隨著戰爭次數得增加他們學會了將有作戰經驗的老兵放在頭陣。看過這些廝殺的電視劇朋友都知道,基本上上戰場的人都是壯烈犧牲了。那麼是什麼樣的兵會被安排在第一線呢?這些被安排到第一線的兵是怎樣的心情?會不會有幸存的呢?

古時候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將士是什麼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第一種是勇士

古代那些上戰場殺敵報國得人,基本上都想要得到官位晉升,所以他們就會自告奮勇走在第一排,那樣打死得敵人就會比較多。在早期的時候,每殺死一個人,官位就會晉升一級,即使自己不在了,官位還能給後代,我想這樣得利益會讓打頭陣的士兵積極性非常高昂吧,自然也是很高興的。

第二種是死士

這就很好理解了,這些人都是因為犯過一些不可饒恕的罪過,所以被安排在戰場上的第一排。對於統治者來說,於其讓他們在牢獄中安逸的死去,倒不如為國家效力,殺幾個敵人。小編想這樣的死士排頭兵心情大概是有喜有悲吧,只好破涕為笑了。

古時候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將士是什麼心情?是不是必死無疑?

第三種是真正的戰士

這些真正的戰士打頭陣就是為了給新兵一個榜樣,同時他們也具有頗為豐富的作戰經驗,在戰場上的反應力極強,戰鬥力也不一般。所以說這些人打頭陣的時候往往非常勇猛,能夠在戰事剛開始的時候就取得不錯的成績。

其實,據小編了解,並不是在第一排的士兵就必死無疑的,人們打仗講究的是戰術戰略,基本上都是前後交替的,也不是非得第一排的人都犧牲了第二排人才衝上去,他們輪替作戰。所以,第一排的士兵和後面的士兵死亡的概率不差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