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丨生活·傾聽雨落

美文丨生活·傾聽雨落

有關生活,看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踏入不惑之年,我不知道生容不容易,活容不容易,但我逐漸逐漸地體驗到父輩們過往生活的不能承受之重。而對於垂暮之年的大伯看來,死,很容易,都在輕描淡寫之間!

​一個多星期前,父親打來電話,說藥吃完了,​於是駕車從武漢奔到黃石開好藥再送回老家,見到我回來三個老人很是開心。

吃完午飯,照例開車載著三個老人去了趟鄉和鎮裡,大伯依舊惦記著那點五保補貼,母親也想看看農業補貼會有多少,父親呢,說年關了,外邊打工的都回來了,請客辦酒的帖子堆成了山,得取些錢出來趕情送禮,也準備點年貨。

​安頓好老人,在家滿足地吃上兩頓山藥湯,鍋巴粥,便返城踏上了北上的差旅。

從蘄春​開到武漢,停一宿後再轉機到大連,然後一路高鐵到營口,秦皇島,漯河,武漢,馬不停蹄,一路奔波。

​走到漯河的時候,父親來電話了,說大伯和母親在我離家的那天晚上都病了,大伯躺在床上幾天,上氣不接下氣的,又死活不願去醫院,父親問我怎麼辦。父親一輩子是個老實巴交,謹小慎微又兜不住事的人,身體又不好,電話中我只好強作鎮定的說我馬上回去,等我回來我來處理。說完這話其實自己心裡也在七上八下。這一刻,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蹩腳的演員。生活就是這樣,在生活的這部大戲裡,​需要你時不時來點戲份,有些時候,你是鎮定自若,無所不能的;有些時候,你是瀟灑輕鬆,賺錢似乎信手拈來;有些時候,你是孩子氣的,能夠瘋瘋鬧鬧;有些時候,你得幽默風趣,是個調節生活的高手……

回到老家,母親去診所吊針去了。問父親,父親說車子都叫到家門口,大伯死活就是不去醫院,沒辦法,只好去診所,醫生給開了幾盒治哮喘的藥,好像要好了一些。

推開房門,大伯正坐在火爐邊,耷拉著頭用力的吸氣,咳嗽起來都輕柔無力。大伯看到了我說,你怎麼回了?我問大伯,你咋不去醫院?大伯一邊喘氣回答到:我這個年紀了,跟油燈一樣,油燒沒了,燈芯燒枯了,總有個病來送老,我活了90多歲,還有什麼死不得,我不去醫院,去醫院肯定會死在外頭。

人講究葉落歸根,為了打消大伯的顧慮,我反覆勸道:你只去打針,我每天把你送過去,打完立刻就把你帶回來,我們回家住。也許是大伯看到我大老遠跑回來,不想讓我空跑一趟,勉強同意了。

每邁幾步,大伯都要稍停幾步,大口大口的吸氣,好不容易到了醫院,醫生聽了心率,170次/分,嚴重心衰伴呼吸系統感染,立即住院,先穩心率保命,再治感染。

吊了一天針,依然喘不過氣,大伯又想到了放棄,生死對他來說,只是一對反義詞而已,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我的外公繞是如此,由一場避之不及的夏雨拒絕治療而最終擴展病逝,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啊!一代人有那一代歲月留下的認知和思想。所以,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每當我在路邊看到健康講座和保健品店裡擠滿的老頭老太太,我總會想起山窩窩裡那個瘦弱駝背無兒無女的大伯。

在我的堅持下,第三天針後終於看到了好轉的跡象,第五天開始正常一點進食。而母親,卻在停針後再一次發燒頭痛,只好一起辦進住院。

母親的再一次發燒,卻讓我十分的惱火。早上起來的時候父親告訴我的時候,只感覺自己實在壓不住自己,氣衝腦門,一股腦從衣櫃裡翻出來我帶回的保暖秋衣,棉衣褲,丟到床上,幾年了,依然沒有拆開包裝。再看看那一米五寬的被子,問父親,家裡沒有寬一點的被子麼?父親說有,於是,我淡然對母親說:好被子不拿出來用是吧,以後我回來一次就買一床2米3的被子,把你的衣櫃全塞滿它。

母親一聽,趕緊放下碗筷,噔噔噔上樓抱下來一床被子。我很明白,不是母親會聽我的話,只是母親心疼錢,怕我犯愣真買回一大堆被子。面對一堆蘋果,母親就是那個先吃爛蘋果再吃好蘋果,然後最終吃的都是爛蘋果的人。

我不知道別人的生活會怎樣,而在我看來,生活總是這樣的苦笑不得!

鄉村的夜幕冰冷冰冷,躺在暖和被窩中,回想起這片山窩窩裡時代變遷的模糊記憶,也漸漸理解父輩們在我們眼裡種種古怪的行為習慣。對於一輩子牛耕人種,經歷過兵荒,饑荒,文革等等苦難的人,生活的不安全感太過深刻,生亦是如此,死又能怎樣?

不由得又想起母親前段時間講起的一件事。我讀初中的時候,週末總要拎上十斤米兩瓶醃菜去十里外的中學唸書,而每到冬天,我的雙手就會凍得像個饅頭,然後開裂,潰瘍,奇癢無比疼痛難忍。有一年冬天實在受不了,就找母親要幾塊錢想買雙不透風的皮革手套,這樣拎著東西就沒有那麼凍手,然而軟膜硬泡了很久,母親最終也沒有給我,我心裡十分委屈眼淚巴巴,走的時候遇到田裡幹活的母親跟我打招呼,頭都沒抬就走了。二十多年後,母親跟我講:那個時候家裡確確實實沒有錢,一分錢都拿不出來,愁的我啊,你走了我心裡難過了好久。講起這事的時候,我十分驚訝,我以為母親早已忘記,可母親講話的神情中依然透漏出二十多年前的心酸、無奈和苦楚。而二十多年後的我擔起生活的時候,也終於明白母親當初的艱辛和無奈。

每當在生活和節目中,總有人會說:我是那麼物質的人嗎?在心裡我總會輕然一笑:可能是你壓根就沒缺過錢過,亦或是沒有當過家,再或者只能說是虛偽。

美文丨生活·傾聽雨落

有一朋友找我,說他搭檔第一筆生意來了,看看賺不了什麼錢不想接。讓我給他的搭檔上上課,洗洗腦。我說難,他那是沒窮過,沒體會到缺錢的滋味,對他來說這筆活可接可不接,沒有相似的經歷是難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就像我現在寫了這麼多,在90後,00後看來,可能又是在拿悲情賺同情,蹭人氣。

經常看到和聽到“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是事”的哲學雞湯,我很想說,當你身無分文的時候再來跟我講這些哲理。錢不是萬能的,可是生活中,錢解決不了問題,但卻能掩蓋掉很多危機,貧賤夫妻百事哀。當你一日又一日寅吃卯糧陷在生存的危機中還有多少的心思想著我要幽默風趣,我要風花雪月?

這幾年,過得煞是艱辛,幹著一份又一份的工作。當還完銀行的房貸和幾十萬個人欠款,心裡如釋重負從未如此的輕鬆,我拿起了酒杯狠狠的酌了幾口,原來生活除了眼前苟且,也會有詩和遠方……

寫來寫去,總感覺毫無頭緒,雜亂無章,不知道自己最終要表達什麼,從未有過的無力覺。就如同這生活一樣,道不明,說不白。

夜深人靜,在新的一年漸行漸近的腳步聲中記下寥寥數語,十年後二十年後再回頭看看,看看自己的心路歷程,也讓孩子看看,看看她的父親是生長在一個什麼樣的年代,更好的去理解他。

感謝生活賦予我的一切一切。貧窮時,我們體驗生活的真諦,富裕時,我們享受生活的美好。

生活,來日方長!

加油吧!

美文丨生活·傾聽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