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診“痛風”打激素上癮,深圳大叔痛訴10年血淚史!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

揮一揮衣袖又要把秋褲收起來

——深圳過冬記

误诊“痛风”打激素上瘾,深圳大叔痛诉10年血泪史!

深圳今年的冬天很短

魏先生的羊肉火鍋店

冷清了不少

但更讓魏先生糟心的

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魏先生今年剛剛38歲,在深圳經營了一家火鍋店,10年前開始反覆出現多發性關節腫痛,在當地醫療機構診斷為“痛風”。

10年來,魏先生始終被當成“痛風”進行治療,每次關節痛一發作就到診所打地塞米松(糖皮質激素)來緩解症狀。發展到後來,不打激素就渾身不舒服。

“感覺好像在吸毒一樣,根本停不下來!”魏先生說。

由於長期的糖皮質激素治療,魏先生身上出現了多種激素治療副作用,其中就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魏先生終於下定決心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治療。

“血糖太高了!超過儀器測量範圍,胰島素總量用到了70個單位!”接診的唐蓴醫生說。

經過詳細詢問病史,醫生髮現,魏先生10年來反覆檢查卻從未發現尿酸異常,此外,他還有髖關節及足跟疼痛的情況。

“如果是痛風,一兩次尿酸不高還有可能,但10年來尿酸都沒有異常就太不正常了。”醫生說。

在中山七院,魏先生做了系統的檢查,發現HLA-B27陽性,CT提示胸椎、腰椎多個小關節融合,進一步完善骶髂磁共振檢查(MRI),發現骶髂關節間隙變窄、關節面模糊、部分關節融合。

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误诊“痛风”打激素上瘾,深圳大叔痛诉10年血泪史!

“這10年都治錯了,真該早點到大醫院檢查!”魏先生差點哭暈在廁所。

病根找到後,醫生開始給予生物製劑(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進行針對性治療,一個療程後疼痛症狀就明顯好轉,醫生把魏先生的激素停了,也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目前魏先生在接受第二個療程治療,希望控制好病情,不影響自己做生意。

好發於青壯年男性,存在家族聚現象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慢性炎症性風溼免疫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及感染相關。該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脊柱關節、外周關節及肌腱和韌帶附著於骨的部位(附著點炎),最典型和常見的表現為腰背部疼痛伴晨僵。隨著疾病的進展,受侵犯的關節從骶髂關節逐漸向上蔓延至脊柱的其他節段,最後造成強直。

之所以稱為強直,是因為疾病進展到晚期會使關節融合在一起,失去活動性,無法彎曲、自由活動,導致殘疾,喪失勞動力,其長期的醫療花費更是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我國AS的患病率約為0.3%,有近400萬患者,男女之比為2-3:1。發病年齡通常在13-31歲,高峰發病年齡為20-30歲,40歲以後及8歲以前發病者少見,20%左右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患病現象。

早期不受重視,容易誤診

強直性脊柱炎早期臨床症狀沒有特異性,亦沒有高度敏感性、特異性的血清學標誌物可以協助確診,同時,疾病早期往往尚未出現骶髂關節炎的典型影像學改變,許多患者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才能最終確診。

很多患者因為腰背部疼痛選擇去康復科、骨科或神經科,早期強直性脊柱炎較難分辨,患者在初次求診時往往被誤診為其他疾病而未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很多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在中山七院腎內風溼科接診的病例中,這些情況並不少見。

案例一

39歲的吳先生,從13歲開始,每年夏天都會反覆出現髖關節、腰椎、外周關節等多關節遊走性疼痛。由於家裡面兄弟姐妹較多,父母以為吳先生小時候愛找藉口偷懶。

“老竇老母都說我太矯情了。”吳先生不無抱怨的說。

到21歲,吳先生出現右眼疼痛,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虹膜睫狀體炎”,給予滴眼液對症治療,並無好轉。一直到近期,吳先生關節痛又發作,到中山七院被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

“其實他的眼睛痛也是AS引起的。”醫生說。

強直性脊柱炎除了累及關節,可伴發關節外表現。30%左右的患者可出現反覆的葡萄膜炎或虹膜炎,部分患者可出現升主動脈根和主動脈瓣病變以及心傳導系統異常,少見的有腎功能異常、間質性肺炎、下肢麻木、感覺異常、繼發性澱粉樣變等。

而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吳先生的關節和眼部病變都得到了明顯緩解。

案例二

剛剛19歲的蔡先生,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關節痛、發熱,在當地醫院骨科就診,給予抗感染治療有所緩解。2年前,又時常出現左側髖關節疼痛,早晨起來疼痛更明顯,同時彎腰屈曲等活動也受到限制,只能多次到當地診所肌肉注射止痛藥物治療。

18年7月高考結束後,蔡先生左側髖關節疼痛發作,在中山七院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給予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病情抗風溼藥物治療後症狀明顯緩解,後成功被警官學院錄取,上了警校。

“強直性脊柱炎通過早期規範治療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結婚、生子,上警校也完全沒問題。很多名人、明星也有這個病,但都生活的很好。”腎內風溼科鄭智華教授說。

強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沒有能夠根治的辦法,所以很多人一旦被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後往往心灰意冷。

“強直性脊柱炎被稱為不死癌症,其實這是嚴重的誤解。”鄭智華教授指出,“強直性脊柱炎一般不影響壽命,早期通過針對性的藥物治療和規律的鍛鍊,往往可以獲得良好的結果,恢復正常生活。”

強直性脊柱炎的目標為控制炎症,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避免遠期關節畸形。

臨床上常用來緩解症狀的藥物是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對該病效果有限,且不良反應較大,患者難以耐受長期用藥。

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是一種生物製劑,它是針對TNF的靶向治療藥物,能有效控制炎症,改善脊柱功能,緩解外周關節炎、附著點炎及葡萄膜炎。

而對於關節、脊柱嚴重畸形的患者,可以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例如髖關節病變導致難治性疼痛或關節殘疾,可考慮全髖關節置換術。嚴重脊柱畸形的患者可考慮脊柱矯形術。

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表現多樣,緩解期和活動期可交替出現。若能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可保持基本生活和工作能力。但誤診、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病情進展。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應在風溼免疫科長期隨診,並在專科醫師指導下規範治療。

注意康復訓練,保持關節的活動功能

很多病人甚至包括一些醫生在內,都過分的強調了藥物的治療作用。其實要想取得滿意的療效,最大限度地保持關節的活動功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需配合相應的康復治療措施。

因為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基礎是肌腱附著點炎症,這些部位的纖維化,骨化將影響到機體的功能,積極主動、正確的體能鍛鍊將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切不可因疼痛而臥床不起,不願活動,這樣只能使病情進展加快。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應主要針對以下3個目標進行運動:①維持胸廓的活動度;②保持脊柱的靈活性;③維持肢體的運動功能,儘量避免肢體因廢用導致肌肉萎縮,維持骨密度和強度,防止骨質疏鬆等。

為此病人可以經常做一些深呼吸、擴胸運動,屈膝、屈髖、彎腰、後仰和轉頭、轉體等運動。病人的運動強度可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一般認為運動後疼痛持續不超過2小時為度。較適合的運動有:游泳、慢跑、太極拳等,其中游泳是一種極佳的鍛鍊方式。為維持脊柱的功能位,病人應睡硬板床、用低枕,此外,每天短時間俯臥可避免駝背。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具有潛在嚴重風險的疾病,需要在風溼科醫生協調下多學科聯合治療,只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適當的功能鍛鍊,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脊柱、關節畸形,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社交能力。

【指導專家】

误诊“痛风”打激素上瘾,深圳大叔痛诉10年血泪史!

鄭智華

腎內風溼科主任

擅長各種腎臟病、風溼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常見病和疑難雜症以及腎臟病營養、腹膜透析、血液淨化和介入腎臟病技術。

中山大學醫學博士,瑞典皇家卡羅琳斯醫學院博士後、訪問教授,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重症醫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液淨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院協會血液淨化管理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液淨化管理分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會長。

误诊“痛风”打激素上瘾,深圳大叔痛诉10年血泪史!

唐蓴 醫學博士

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風溼免疫性疾病的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