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題目: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分水嶺上的年味是從“家”釀開始的,煮好的包穀豆兒裝進罈子,放進上好的醪糟麯,穩在火炕裡頭牆拐角,用被子嚴嚴實實蒙了,年味就開始在農家小院裡釀造。

“五豆”在那時沒有那麼大講究,一般人家煮的是小豆,日子富裕一點的,加進一些刀豆,或是五色豆兒,就色香味俱全了。“臘八”是把麵條放在早飯時吃,對於小孩子的誘惑力並不強。不過偷偷把耳朵貼在炕裡頭的罈子聽,裡面傳出“咚—咚—咚”的聲音,我那時是大叫“聽,開始‘咚咚’了!”

這“咚咚”聲是“家”釀的稠酒,在那個年月,白酒可以不買,稠酒卻代表的年味。分水嶺人不管是日子過得如何,不釀一罈稠酒,算不上過年,算不得有年味。包穀豆兒其實就是“麥仁”,也有用苞谷糝的,用麩皮當然是最次的原料。灞河川道里產大米,他們大都用米作原料。大米也不是最佳的選擇,在嶺上人眼裡,已經相當奢侈了,要是日子夠上滋潤,那就選擇用上好的江米釀製了。

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這種極具誘惑力的“咚咚”聲,一直持續到打掃房間,漫牆,祭送灶君,就成為“咚咚—咚咚—咚咚”,老遠就能聞到一股醇香撲鼻,年的腳步就近了。臘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述職,為全家上天“領糧”,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多人家會輕啟罈蓋,從這“咚咚”聲裡舀出幾勺,放在鍋裡的滾水中,放上糖精,一人一個小碗,仔仔細細地品嚐,孩子嘗糖精的輕重,大人品的是釀製的成色,如若味尚欠火候,加麯繼續“咚咚”。

祭過“灶君”,被煙熏火燎一年的神君,享受過人們供奉的香火,領著人間“飥飥”的香氣,返回天庭彙報,總結評比他們的工作,接受玉帝的款待和封賞,需到除夕之夜,在除舊佈新之時,爆竹聲中一歲除,方從天庭返回煙火人間。

從這個不同尋常的晚上開始,農家的火炕上再加一樣東西,瓦盆。瓦盆是臘月集會上精挑細選的,黃豆也是從自家的甕裡舀出,一顆一顆仔細挑揀的。灶君爺爺擔負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這幾日小孩子說話謹慎,不敢信口開河,以免他老人家在彙報時失言。

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灶君爺爺走了,祖先的神位還未請回,這是最開心的時候。鍋裡燒好熱水,用手伸進去反覆測試,過燙煮死了,過涼,催生不了豆芽。加熱水,摻涼水,如斯反覆,倒進黃豆去,伸進兩手攪翻,然後用笊籬撈出,倒在已經見水的瓦盆,一方白布箍住盆沿,把裡邊的水濾淨,放在火炕上靠鍋的一側,上邊蓋了手巾,壓上磚頭,用被子嚴嚴實實地蒙了。

豆子開始變得白脹,胖生生的豆芽第二天就毫不客氣地蹦出來,直逗著農人樂。豆芽可著勁兒生長,為了可愛芽兒長得粗壯,盆子裡開始加壓,磚頭由一個增加到兩個,每天晚上用溫水再滋潤一番,照例放在火炕最溫暖的地方。炕裡邊的罈子“咚咚”越來越緊,由間隔的“咚咚”,變成斷續的“咚咚”,再由斷續的“咚咚”,發展為連續的“咚咚咚”,年味就徹底地釀濃了。

除夕之夜敬祖先是最最隆重的事兒,我們家灶裡的事兒全由母親、奶奶料理,各種菜餚預備停當,油炸豆腐,胖乎乎的豆芽兒掐去虛梢,放在開水鍋裡煮熟,笊籬撈出來放在涼水盆裡,慢慢取用。父親則帶領我們懸掛好“神軸”,沒有“神軸”的人家寫好牌位,紙上寫著“奉請三代祖宗尊神之位”。“神軸”兩邊懸掛藍田牛聖人的對聯,道是:“高文又簡又仄;美行如璀如璋”,桌上擺上各種祭品,燃蠟點香,搭躬拜曲膝跪,磕頭作揖,再恭敬地請回祖先,依舊磕頭,以至正月裡每位親戚來,也要先磕頭拜祖先。

一切準備就緒,年味完全釀濃烈了,那不是釀製稠酒,是“家”釀年味。小時候在分水嶺上的塬上老家過年,菜餚當然無法與今天相提並論,但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息,年的味道並不在於吃什麼,也不在於吃了什麼,而在乎那種濃郁的氣氛。一家人圍定一個木盤,熱熱鬧鬧,融融恰恰,高高興興,其實這一切還不算正式過年,是一步步釀製年的氣息,“家”釀濃濃的年味。

分水嶺人釀製的稠酒,時間久長醇香濃烈,若是大米或包穀豆兒,只需把水燒煎滾燙,舀一勺半碗倒進鍋裡,一邊煮著,放進適量糖精,即可“大碗飲酒”了,喝至碗底的包穀豆兒或米粒兒,藉助筷子。若是麥麩包穀皮釀製,則用籮子過濾,然後燒滾放入糖精,味道也很正宗。灞河川道人家喝稠酒講究,他們言道,鐵鍋燒稠酒易受影響而變味兒。便據人口多少,取砂鍋幾個,裡面盛放新鮮井水,放進酒胚,糖精,放在鍋裡文火慢燒,那個稠酒確是真醇,喝起來別是一番滋味。

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農人能否把日子過好,一年裡是不是勤懇,農人是瞞不過灶君的,灶君爺爺除夕之夜“滿載而歸”,他老人家最有發言權。三十下午,張貼了大紅春聯,門楣有五張大紅“絮子”,麵缸上貼的“米麵如山”,門口貼有“出門見喜”,炕頭有“小心燈火”“老者安康”,牛槽有“槽頭興旺”,樓梯貼“步步高昇”……初一比看誰起來最早,誰家鞭炮最先發言……

對於小孩子而言,等候了一個長長冬天的新衣新帽新鞋新襪,此刻伴隨著迎接天地神君的炮聲,喜洋洋地穿著在身,呼朋引伴,一溜長串,走東串西,直至把年味推向極致。

王曉飛:男,1953年生,陝西教育學院畢業,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協會員,曾在《散文》《中國校園文學》《陝西日報》《延安文學》等十餘種報刊發表散文詩歌等,先後在“延安文藝杯”等大賽中獲獎10餘次,出版散文集《雲橫秦嶺》《雪擁藍關》等。現任陝西渭南市杜橋中學校刊《杜橋》執行主編。獲第三屆杜鵬程文學提名獎。

渭南王曉飛作品:分水嶺的“家”釀年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