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想頒給他諾貝爾獎,他卻當場拒絕,原因值得敬佩

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莫言。憑藉長篇小說《蛙》,莫言一舉成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莫言確實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人,但卻不是第一個接觸它的人。殊不知,中國歷史上竟有這樣一位作家,將近在咫尺的諾貝爾文學獎拒之門外。這位作家我們也十分熟悉,他就是兒時陪伴我們的,時常出現在我們語文課本里的,令無數中小學生聞風喪膽的作家----魯迅!

當年,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之一,斯文赫定來訪中國,在國內進行古典文化的調研工作。研究期間,他非常欣賞魯迅的文采,敬佩他的膽識,便想給魯迅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特此為中國爭取了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名額,若魯迅答應,他將立刻開始著手參與評選的準備工作。魯迅的朋友們都覺得這是件極好的事情,若魯迅能夠當選,得獎後所獲得的賞金定能促進國內文學事業的開展。

外國人想頒給他諾貝爾獎,他卻當場拒絕,原因值得敬佩

斯文赫定

然而在當時,除了魯迅,社會上還出現了一股支持梁啟超的力量。梁啟超大家自然也不陌生,歷史課本里也背誦過他,維新派代表人物,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主張通過變法、改良拯救國家。梁啟超主張動員,而魯迅主張批判,一時間,社會上便形成了兩種獨具特色的文體風格。

外國人想頒給他諾貝爾獎,他卻當場拒絕,原因值得敬佩

梁啟超

這時,一位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物出現了,一邊倒的支持魯迅,他就是劉半農。劉半農是誰?是不是覺得這名字似曾相識,卻又那麼陌生。他以往的豐功偉績我們不做過多的闡述,大家自行百度便知。這裡重點要講的是,劉半農與瑞典人斯文赫定是老相識,又是《新青年》報的知名作家,他認為,中國若有一人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個人定是魯迅。

外國人想頒給他諾貝爾獎,他卻當場拒絕,原因值得敬佩

劉半農

在劉半農和斯文赫定的鼓動下,大家都覺得魯迅是勢在必得。不料,當魯迅知道這件事後,竟斷然拒絕了。

魯迅在信中說道:“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但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 魯迅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斯文赫定也只好作罷,不再提此事。

外國人想頒給他諾貝爾獎,他卻當場拒絕,原因值得敬佩

小編來算一筆賬,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的獎勵,摺合成人民幣約為616萬元,按照民國時期流通的貨幣銀元計算,則是61600個銀元。而在當時,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1年的花銷也就100銀元,可見這賞金在當時,確實是一筆潑天的財富… 而魯迅卻如此輕易的拒絕了它,可憐了梁啟超最後也沒有獲得評選的資格。

魯迅身上體現了民國時期讀書人的貴族精神,堅持信仰、道德自律,以社會責任為己任。即便他的後人回憶起來,也是草草幾句,一筆帶過。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今天,又有多少人會笑他愚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