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湖北,不是江浙,也不是廣東 我國湖泊最多的省份竟然是西藏


一提起我國湖泊最多的省份,有人說是被譽為“千湖之省”湖北省,有人說是包郵區的江蘇和浙江,也有人說是河網密佈的廣東。是的,這些省份的確湖泊眾多,那些星羅棋佈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然而,我國湖泊最密集的地方並非湖北、江浙與廣東,而是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是我國湖泊最密集的地方,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34%。據統計,在西藏遼闊的土地上,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湖泊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扎日南木錯3個,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47個,超過1平方公里的有612個。西藏高原不僅是中國最大的湖泊密集地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範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西藏湖泊湖面海拔超過5000米的有17個,它們的面積都在50平方公里以上。

色林錯,位於那曲市的申扎、班戈和尼瑪3縣交界處,湖面海拔4530米,長77.7公里,最寬處為45.5公里,形狀不規則,總面積2391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我國第二大咸水湖。近40年,青藏高原湖泊中面積變化最大的就是色林錯,其面積增長超40%,現已成為西藏第一大湖泊。色林錯風光絕美,湖水、草甸、沙石灘、藍天、白雲融為一體,幸運的話還可見藏羚羊在湖畔草場上覓食奔跑。


然烏湖,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鄉境內,距離縣城白馬鎮約90公里,湖面海拔3807米,長約26公里,平均寬1至5公里,總面積約22平方公里,像一個倒寫的L。然烏湖北面有著名的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邊。每當冰雪融化時,雪水便注入湖中。三月是然烏湖最漂亮的季節,湖面雪山倒映,蒼松翠柏密佈兩岸,星星點點的野生桃花競相綻放,驚豔無比。

巴松錯,又名“錯高湖”,是寧瑪派的聖湖,位於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境內,距川藏公路44公里,離拉薩400公里,湖面海拔3538米,總面積約27平方公里。巴松錯湖水清澈見底,四周環繞的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悄然浮游在水面,湖中則是游魚如織往來穿梭,非常寧靜的好去處。

羊卓雍措,又名羊湖,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是喜馬拉雅山北麓地區最大的內陸湖泊,位於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湖面海拔 4441米,總面積675平方公里。羊湖湖面平靜,一片翠藍,彷彿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羊湖還是一個富饒的天然“魚庫”,據說湖中盛產高原裸鯉,其肉細嫩鮮美,魚類蘊藏量可達8億多公斤,有"西藏魚庫"之稱。


佩枯錯,位於日喀則市聶拉木縣境內,距定日縣城250公里,是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湖泊兩頭大,中間小,像一個寶葫蘆,面積300約平方公里。站在湖邊,遙望遠方,約50公里外的希夏邦馬峰,那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8000米以上的山峰。

朗錯,又名浪錯,位於日喀則市昂仁縣城西15公里處的新藏公路路邊。朗錯面積不大,約12.1平方公里。但無論你何時經過朗錯,總能帶給你喜悅的好心情。因為它實在是太漂亮了!

公珠錯,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是日喀則經阿里南線國道219進入阿里地區的第一個高原湖泊,湖面海拔4786米,總面積為66.2平方公里。新藏公路就在湖邊經過,在瑪旁雍錯等湖泊耀眼的光環之下,公珠錯顯得實在無特色。

瑪旁雍措,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阿里地區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東南20公里處,納木那尼雪峰北側,海拔4588米,總面積412平方千米。湖水最深可達77米,轉湖周長大約90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瑪旁雍錯是是佛教、印度教、苯教中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信徒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印度、尼泊爾的香客不遠千里,前來轉山轉湖。

與瑪旁雍措僅一路之隔還有一個湖泊拉昂錯,被稱為鬼湖。鬼湖湖面海拔4573米,面積268平方公里。聖湖是淡水湖,鬼湖是鹹水湖;聖湖水草豐美,牛羊成群,適宜人居,鬼湖寸草不生,走獸難尋,人煙渺茫。據瞭解,瑪旁雍錯與拉昂錯原本就是一個湖,只是後來因為地質變化和氣候變遷分成了現在的兩個湖泊而已。


班公錯,位於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湖的東段和西段一部分在中國境內,西端伸入克什米爾。湖面海拔4241米,湖長約1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最窄處僅50米,平均水深5米,面積413平方公里。總面積604平方公里,目前中國實控413平方公里,約佔68.5%。印控中國拉達克地區為191平方公里,約佔31.5%。班公錯中方一側為淡水,湖水碧綠潔淨,盛產裂腹魚等冷水魚;而印度一側是鹹水。

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當雄縣與那曲市班戈縣之間,蒙語叫騰格里海,藏蒙語均意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距離拉薩240公里,湖面海拔4718米,湖面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納木錯的南面有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北側和西側有高原丘陵、廣闊的湖濱,草原繞湖四周,水草豐美。

為什麼西藏有如此多的湖泊,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是板塊運動的結果。高原隆起的過程中,經歷了強有力的擠壓、碰撞等構造運動,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許多斷裂帶,這就給湖泊的形成創造了基本的條件,再加上冰川的侵蝕作用,造成高原上出現了很多窪地,創造了便於貯水的湖盆。雪山與冰川融水彙集之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星羅棋佈的湖泊。


近年來,青藏高原的湖泊變化很大。近20年來,青藏高原湖泊在整體上呈現出加速擴張的趨勢,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由2.56萬平方公里增至3.23萬平方公里,增幅高達26%。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加速融化和降水增加。然而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增加,意味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對未來一段時間內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文/圖 納蘭小魚 此文章參與#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