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受聘清华后公开演讲:中美之间有相当大的误解

【综合讯】受聘于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四天后,北京时间3日上午,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在广州黄埔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亮相,并发表演讲。

傅莹受聘清华后公开演讲:中美之间有相当大的误解

3日上午,傅莹在黄埔论坛上演讲。(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傅莹在演讲中表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成为在世界位居第二的大经济体,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的改变,中国学生也更加自信。同时,在世界舆论场上,中国是热门话题,对关于中国的信息需求不断上升,正面评价很多,负面意见也不少。

“可以说,外界重视中国,首先是看到了中国人取得的成就,从而承认中国这个国家取得了成功。但是,外界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也是相当令人苦恼的。目前中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当中,就有相当大的误解和偏见的成分。”傅莹表示,美国人很少能听到和看到中国人系统地讲自己的世界观和国际理念,比较流行的是美国人写的书和文章,描绘中国如何怀揣一套“秘密战略”,注定要与美国争夺天下。

在傅莹看来,信息的缺乏往往导致媒体和公众依循旧的逻辑去推断今日中国,政客也容易在不完整的资料基础上构建关于中国的立场。

“如果我们对有些问题不能及时解释和说明,如果出现关于中国的重大指控得不到有效信息的对冲,就可能积累成更大的问题。”傅莹认为,近年中国对外叙事的意识和方法都有了很大提升,硬件也不断完善,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中国要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首先需要让外界充分和准确地了解自己,需要让自己的知识、信息和政策能够通达国际社会,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

“能不能有更多中国人写的好书、好的视频音频资料被翻译出来,向外部世界传播?能不能在所有关心中国问题的论坛上有中国人去介绍情况?能不能在所有愿意采访中国人的媒体上有中国人去发表意见?能不能有一天,但凡是涉及到中国的事件和问题,第一个向国际社会提供一手信息的是我们自己?”傅莹表示,我们需要改进自己的国际传播,让中国故事在美国和世界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和传播,化解外界的误解和偏见,减少阻力和障碍。

10月30日,傅莹正式受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公开信息显示,傅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曾在中国外交部工作多年,担任过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2013年3月起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是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