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美國人對中國知之甚少“不正常”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境外媒體稱,中國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傅瑩4日在全國人大會議前夕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已準備好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調整美外交政策可能給中國外交領域帶來的困難。

據塔斯社3月4日報道,傅瑩說:“中美關係,因為這是兩個大國,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對整個世界是有影響的,比較引人注目,這方面討論比較多,在中國國內討論也比較多。一個總的看法是,中美關係合作還是主流,現在美國對內對外政策都有一些調整……大家都希望這個影響是正面的,是積極的,但如果有挑戰的話,中國也會坦然應對。”

傅瑩指出:“我們也看到兩國之間已經有不少高層的交往……中美之間還是要多合作,成為很好的夥伴。”

臺灣“中央社”3月4日報道稱,中國大陸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傅瑩4日說,據她觀察,美國社會對中國大陸“普遍不那麼瞭解”,在一個信息通達的社會里,這個現象“挺不自然的、挺不正常的”。

傅瑩並表示,美國近來的政策調整具有全球性影響,肯定也會影響到美中關係。如果有挑戰的話,中國大陸也會坦然應對。

報道稱,中國大陸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4日上午舉行會前記者會,傅瑩在回答美國媒體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傅瑩說,她對中美關係的觀察是,美國社會對中國大陸普遍不那麼瞭解。2016年美國大選,每個候選人都談到中國大陸,但“都是老故事”,或是“不那麼真實的故事”。在這樣一個信息通達的社會里,這個現象是“挺不自然的、挺不正常的”。

她表示,在美國的報刊和電視上,要得到關於中國大陸的一手資訊是比較有限的。在美國要想看到大陸人寫的文章、寫的書恐怕也不多。

傅瑩指出,現在美國對內對外政策都有一些調整,而美國的政策調整具有全球性的影響,肯定也會影響到美中關係。“當然大家都希望這個影響是正面的,是積極的,但如果有挑戰的話,中國也會坦然應對。”

她說,中美之間已經有不少高層的交往,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兩度直通電話,傳遞的信息還是很清晰的,就是中美之間“還是要多合作,成為很好的夥伴”。

另據塔斯社3月4日報道,傅瑩4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全國人大今年計劃與美國國會在多個方向上開展協作,尤其是外貿領域。

傅瑩說:“美國國會跟我們之間的交往也是比較多的,今年也有這樣的安排。去年底,張平副委員長訪問美國,正好美國大選剛剛結束,很多議員跟我們介紹了美國社會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另外他們也特別關心美國跟中國的貿易逆差比較大怎麼辦,代表團也做了一些分析,跟他們探討,我們還是主張能夠通過擴大貿易的方式解決貿易逆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