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退燒的最全方案,總有一種能幫到你

一、如何處理發燒?

寶寶退燒的最全方案,總有一種能幫到你

別一看到孩子發熱就急著治療,醫院人多容易交叉感染。只要不是持續高熱引起驚厥,麻麻們請別太緊張。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退燒的最新指南里反覆強調,除非是超高熱,發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是有好處的。

當然,有明確原因的發燒,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應該針對病因進行抗感染治療。記得讓寶寶多喝水!

2、如何在家護理發燒的孩子?

如果孩子發燒時仍然精神不錯、吃喝正常,說明孩子的病情不嚴重。爸媽可以在家觀察孩子,給孩子多喝水,增加排尿和皮膚蒸發水分的機會,這樣可以通過增加散熱降低孩子的體溫。

如果體溫高於38.5度,可以給孩子服用目前安全有效退熱藥物,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百服寧)和/或布洛芬(美林),當然請格外注意劑量。(另外要注意的是,水痘引起的發熱不要使用布洛芬,因為會增加嚴重皮膚鏈球菌感染的風險。

對於腹瀉嚴重,伴有明顯脫水症狀的孩子,也不應使用布洛芬。)一定要記住給孩子多補水,沒有足夠水分的攝入,退熱藥物就不能發揮退熱作用。

3、為什麼使用退燒藥後還有發燒現象?

發燒是生病之後產生的現象之一,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當小孩發燒時應找到病因後加以治療。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其使用目的是帶給小孩短暫的舒適。

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有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是否有其他病因,原因並不是退燒藥無效。

二、發燒的醫學常識

1、人為什麼會發熱?

人體下丘腦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度左右。

當病菌(包括預防接種的疫苗在內)侵犯人體後,人體為了對抗病菌的侵襲,會動用一些防禦機制,比如具有殺菌作用的白細胞、淋巴細胞等。動用人體防禦機制的啟動信號中,發熱是最為主要的一項。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上調控制體溫的水平,導致發熱。

2、小孩發燒為什麼會手腳冰涼?

發炎反應導致下丘腦定位點上升,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度。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小孩會覺得冷。

再加上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每次心臟搏動到達手腳末端的血液少,平日就比較容易出現手腳偏涼於身體的現象。發熱時,人體會動用更多的血液到體內重要臟器,導致手腳越發偏涼。

3、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的本質分別是什麼?

物體降溫是為了增加皮膚散熱;藥物降溫是在改變體溫調節中樞的狀況下,利於散熱。

4、有哪些常用小兒退燒藥?

退燒藥不是以商品名區分的,而應該注意其成分。有“對乙酰氨基酚”(也稱熱撲息痛)成分的泰諾林、百服寧和“布洛芬”成分的美林。

三、發燒的錯誤觀念

1、發熱會燒壞腦子?錯

以前老是聽老一輩說,發燒會把腦子燒壞了。但這完全是慫人聽聞。臺灣地區兒科醫學會明確指出,41度以下的發燒不會對病人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傷害,極度高燒有時候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高熱導致大腦功能紊亂,出現高熱驚厥,是唯一“燒壞”孩子的可能。

2、發熱會引起肺炎?錯

發熱本身如果沒有高熱驚厥,就不會造成人體任何部位的損傷。倒是引起發熱的原因有可能造成肺炎等。要了解正確的因果,發熱只是呈現在外在的表現,原因有很多。著名兒科醫生張思萊就提到,發熱只是肺炎早期的一個表現,引起肺炎的病原體早已經潛伏在體內。

3、穿厚衣服蓋厚被子發汗可退燒?錯

發熱時體內產熱大於散熱,如果穿得多、蓋得多,散熱很難實現,退燒不但不會見效,體溫還可能繼續升高,甚至會誘發高熱驚厥,如果捂出大汗還容易引發脫水。

4、用酒精擦身體降溫可以嗎?不可以

近些年世界衛生組織強調過,不用說工業酒精,就連普通酒精也不可以用來給孩子降溫。孩子的皮膚嫩、通透性強、角質層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當豐富、血液循環也旺盛,發熱處於高溫持續狀態時,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毛孔張開,酒精經皮膚很容易被吸收。

如果擦拭時間長,面積又大,會使酒精經皮膚大量吸收入血,對於肝臟功能發育不健全的嬰幼兒來說,容易產生酒精中毒。

5、給孩子用抗生素退熱?錯

一定要知道抗生素不是治療發熱的萬能藥。它只針對細菌和某些支原體、衣原體等病菌,不能抑制和殺死病毒。對於病毒感染,抗生素是無效的。抗生素本身又屬於化學物質,服用不當對孩子會造成不該有的副作用。

美國兒科權威斯波克特別警告,不要給兒童或者十幾歲的孩子吃阿司匹林退燒,除非醫生讓你用這種藥。

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