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自從上個世紀人類開始探索太空以來,無數的航天設備載著希望被送入太空。而這些設備總有一天會墜落,發射時的助推器也要想辦法回收,那麼人類是如何回收的?這些大型設備的殘骸又到哪裡去了呢?答案就是阿爾泰山區,一片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阿爾泰山脈地區是大量航空設備的墓地,在這片荒涼的山區,寧靜是不常有的,這裡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猛烈的衝擊,因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最繁忙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就位於這裡。每當火箭升空,太空殘骸就如同流星般劃過阿爾泰山區的天空,呼嘯著墜落在這片土地上。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由前蘇聯建造,基地總面積6700多平方公里,擁有13個發射臺、5個發射控制中心、9個地面跟蹤站,是前蘇聯的航天器發射場和導彈試驗基地。蘇聯航天人在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創造了無數個奇蹟,而旁邊的阿爾泰山區則成為了報廢設備的墳場。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執行過多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發射任務,地球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在此發射升空,尤里·加加林在這裡完成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然而在這些輝煌背後,大約2500噸的太空殘骸被遺留在了阿爾泰山區之中。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蘇聯解體後,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歸屬於哈薩克斯坦,但哈薩克斯坦沒有選擇拆除或廢棄它,而是將其租借給俄羅斯,為此俄羅斯每年要向哈薩克斯坦支付1.15億美元的租金,並一直租用至2050年。現在的阿爾泰山區沒有任何現代化的發展,依然保持著許多年前的樣貌,除了航天中心這裡一無所有。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在美國的航天飛機計劃終結以後,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成為了向國際空間站進行補給和輸送航天員的唯一生命線,NASA一共向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支付了約34億美元以通過拜科努爾航天中心進行補給、輸送。俄羅斯憑藉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獲得了不少的收益,而阿爾泰山區的自然環境卻要為火箭升空產生的垃圾買單。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大量的太空垃圾被遺落在阿爾泰山區,最早出於對機密外洩的擔憂,蘇聯會費盡心思地收回散落在阿爾泰山區的太空垃圾,但是蘇聯解體後這些太空垃圾就變得無人問津了。當地居民開始以回收火箭殘骸為生,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去回收太空垃圾,並進行簡單加工後再利用,一個圍繞著這些太空垃圾的完整產業鏈已經在當地成型。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因為太空垃圾長期遺留在阿爾泰山區,當地的土壤中被有毒化合物嚴重汙染,依賴土地進行農業生產和畜牧的當地居民患病的機率也在逐年遞增。為了減少太空垃圾對阿爾泰山區的影響,俄羅斯正在遠東的西伯利亞籌建新的航天中心,以減少對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的需求。

遺世獨立的太空墓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