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是新理念?NO!幾千年前咱們老祖宗就在做這些事了

近些年來

“生態環境”這個名詞被屢屢提及

有小夥伴疑惑

“生態環境”是什麼新理念嗎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NO!!!

中華文明的起源

就是中國生態學的起源

在倫理哲學、政治制度、文化藝術、社會結構等方面,都體現著中國人特有的生態智慧。在理論學術界,自秦朝以後只剩下兩塊招牌:道家和儒家。兩家整天爭來爭去,結果讓一箇中外連鎖經營的佛家不小心趁虛而入了,不過不管是本土的還是外來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搞環保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也許他們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是環保

但是他們思想裡體現出來的

確確實實就是環保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世間萬物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不是跟山水林天湖草是個生命共同體一樣?可見他們的思想有多先進。

道家崇尚自然的理念,傳達人與自然平等,要按自然規律而行,尊重自然方能實現平衡。

佛家戒殺護生的戒條,提倡珍愛萬物善待生靈,佛教理想中的清淨國土、極樂世界,就是對理想生態環境的一個設定。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先拿儒家來說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不僅表現在對人

還表現在對世間萬物上

植物、動物、微生物

提出以時禁發重物節物

認為要像愛護朋友一樣愛護自然

儒家的創始人兼環保代言人,孔子思想非常超前,現出的對自然的態度,很有當前綠色發展的味道,他能認識到環境的好壞關係到人生的幸福與否,放到現在都不過時,現在不說藍天也是幸福嗎?因此孔子的授課處是杏壇,直接身處大自然中傳道授業,弟子們在那讀書,孔子就在那彈琴唱歌。他大概是認為在大自然中學習能增強記憶力、消除疲勞、增長智慧。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那個時代也還沒有植物學這一學科,但孔子在植物學方面知識非常豐富。他教育弟子多認識鳥獸草木,多親近自然。孔子一生愛樹,孔子去世後,弟子們思念恩師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在其墓前種樹。

由於弟子眾多,且來自不同地方,孔子墓園裡的樹木,不僅數量多,樹種也豐富,被稱為孔林。後來孔家子子孫孫也種樹,到清代達三千多畝、五萬多株,成為一座茂密的人工森林。

這是一場由孔子發起的

植樹造林運動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孔子在對待環保這件事上,才能稱得上是“史上最嚴”,“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不合適的時間砍個樹,就跟忤逆祖先一樣不孝,這誰還敢亂砍濫伐啊?!

乍聽來

這“綱”似乎上得太高

但細一想

大自然養育我們

不就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嗎

所以不得不說

孔老夫子的生態倫理觀

一點也不OUT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所以,別再問“生態環境”是個啥新理念啦

愛護生態環境這些事兒

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在做咯

我們也要好好繼承傳統文化裡的生態理念喲

“生态环境”是新理念?NO!几千年前咱们老祖宗就在做这些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