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有一个叫田文的小孩和他的母亲去父亲那里,他父亲见到这小孩很不耐烦,就骂他母亲说:“我不是叫你把他扔掉吗吗?怎么还给我带来了?”还没等母亲开口,这个小孩就立刻给父亲叩头然后反问:“你不让母亲养育我是什么缘故?”

他父亲说:“我听说五月月五号生的小孩不吉利,会给家庭带来灾难,你就是五月五号生的。占卜的人说等小孩长到门头高的时候灾难就会发生,因此我不希望把你养大。”

这个小孩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他老爸不知道怎么回答,就沉默不语。

小孩继续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门头决定的,你把门头加高不就行了吗?谁能长到门头那么高呢?”他老爸听了无言以对。

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这个小孩名叫田文,就是后来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他老爸叫田婴,是齐国的相国,他有四十多个儿子,因为田文是五月生的,他觉得不吉利,叫他母亲把田文丢掉,但是他母亲还是把小田文养大了,带到他父亲这里来,但田婴还是不怎么喜欢这个小孩。

过了几天,田文又跑过来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他父亲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他父亲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他父亲想半天说:“我怎么知道?你这小孩有完没完啊。”他对田文有些不耐烦。

田文接着说:“爸爸你担任齐国国相这么久了,经历了三个大王。家中积累的财富堆积如山,自己又用不完,然后留给那些连名字也叫不起的后代有用吗?你作为国相门下有那么多宾客,而他们穿着粗衣食着淡饭。为什么不给他们好的待遇呢?我很是是奇怪。”

他老爸听了以后,这小子怎么这么懂事,从此改变了对小田文的态度。开始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

后来田文长大,接替了老爸的职位,担任相国。他广交天下门客,颇有侠士之风,他手下的门客形色各异,人才辈出。

连其他国家的门客很多人都归附了田文,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田文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田文的众多门客中,有一个人叫冯谖,这个人早年因为贫穷就到孟尝君的府上做食客。孟尝君问他:“你有什么爱好?”他回答:“没有”,孟尝君又问:“你有什么才能?”,他回答:“也没有。”孟尝君笑了笑,但还是接受了他。

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这个人在孟尝君的府上住了一段时间,天天倚着柱子弹着自己的剑唱着:“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手下的人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孟尝君马上给他改善待遇,每餐都有鱼吃。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又弹着剑唱道:“长铗归来兮!出无车。”于是孟尝君给他准备了马车出行。但是没过多久,这人又唱起来了:“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这时,孟尝君手下的人都感到愤怒了,这人怎么这么贪得无厌,肉也有了,车也有了,还想要房子。孟尝君毕竟心胸宽广说:“给他安排房子”。

原来冯谖有个老母亲,居无定所,他是想给母亲准备房屋。孟尝君的所作所为让他十分感动。决心不再向孟尝君索取,一心一意地等待为孟尝君效力的机会。

于是机会来了,孟尝君经常给人借钱,但是很多人借了不还,孟尝君也头疼,不知道怎么去收账。于是冯谖来了说:“交给我吧。”孟尝君答应了,冯谖问孟尝君:“这次我还准备给你带点东西回来,你最缺什么?”孟尝君想了想,我家里什么也不缺啊,你看着办吧。于是冯谖走了,他拿了一大笔款项举办了一个豪华的宴会,把请所有欠账的人请过来大吃一顿。吃完以后,冯谖就对大家讲,你们还得起的就把钱交过来,换不起的跟我说一声,所有款项一笔勾销。于是他把那些还不起钱的人账单全部当众烧了,就回来了。

回来以后,孟尝君问:“款收得怎么样了?”冯谖回答:“部分人还清了,还有很多人还不起,我把账单烧了。”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但是没骂冯谖。冯谖马上说:“我走的时候问您最缺什么,您说什么也不缺,叫我看着办。我知道您最缺仁义,所以我就带您把这些人的帐烧了,为您换回了仁义。”

孟尝君想想也就算了,但是后来孟尝君落难的时候,正是这些欠账的人救了他一命,后来孟尝君才明白冯谖说的仁义二字的重要性。

秦国国君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名,很想把他揽到秦国来。于是派人送了重金和聘书邀请孟尝君入秦,但是孟尝君推辞不受。于是秦王派人利用反间计破坏孟尝君和齐王的关系,以此逼迫孟尝君来秦国。迫于压力,齐王就派孟尝君出使到秦国,秦昭王以礼相待。孟尝君出使的时候很多门客跟随。

在秦国过来很久,事情都办完了,但是秦王始终不肯放孟尝君回国。孟尝君想这下完蛋了,落入秦王的圈套中了,出不去怎么办呢?这时,他手下有一个门客就建议找秦昭王的爱妾,让她帮忙说情放走孟尝君。于是这个人就去找秦昭王的爱妾。她说说情可以但是他要孟尝君送给秦王的貂皮衣。这件貂皮衣可是稀世珍宝,只有一件,孟尝君说完了,这衣服送给秦王了,还能去哪里找?

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这时他手下又有一个门客出来了,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是狗盗的本领无人能敌,我去把秦王的貂皮衣偷来。”孟尝君说好吧,反正没有其它办法。于是这个人深夜潜进秦王寝宫偷出了貂皮衣。第二天门客迅速找到秦王的爱妾把貂皮衣给她,她就对秦王说:“我听说孟尝君是个天下贤才,如果我们秦国扣留孟尝君,会让天下士人都感到寒心,大王放了他吧”,然后再秦王面前撒娇,秦王对她可是百依百顺,就答应了。

孟尝君听到消息,立刻和门客连夜驾车离开秦国。路上他的门客说,我们必须要赶快离开秦国国境,不然秦王反悔就不好了。果然秦王放了孟尝君之后想想不对劲,马上派人去追孟尝君。半夜的时候孟尝君他们到达秦国边境,但城门还没打开,秦国的城门要在凌晨才打开。就是守卫听到鸡的叫声才开城门。孟尝君着急了,怎么办?等天亮秦王的人马早就追过来了,那时还走得了吗?

孟尝君手下又有一个门客出来了说:“君上,我没有什么本事,就是鸡鸣的本事天下无敌,可以以假乱真。”孟尝君说:“试试吧”于是这个人马上学起了公鸡的叫声,跟着所有的鸡都以为天亮了都跟着叫起来。守卫一听奇怪了,今天的天怎么这么快就亮了,那时候没有闹钟,时间完全按照鸡鸣来判断。守卫想可能今儿天气不好,听到鸡鸣声他就打开城门。孟尝君一行迅速驾着车冲出城门,向齐国奔去。不一会儿秦王的人马来了,但孟尝君早已经远走高飞了。

后来孟尝君出秦的故事被人编排成评书和戏曲,叫做“鸡鸣狗盗”。孟尝君手下数千门客,真的是形色各异,正是他的包容和大度留下这些人,日后为他所用,能在危难之时帮助孟尝君。

在孟尝君眼里仁义才是最为重要的,兼容并蓄,贤才广纳,才能使自己基业常青。

孟尝君为何用“鸡鸣狗盗”之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