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到中年,焦慮就會如期而至

女人一到中年,焦慮就會如期而至

01.

一到年底各種洗洗洗,辜負了難得的假期和好天氣。

外面陽光正好,天氣晴朗,孩子也放假了,其實內心是嚮往著外面的,但這幾年焦慮的快節奏儼然已成為了一種習慣。

什麼時候沒睡過懶覺,什麼時候沒好好地逛一次街,什麼時候沒好好的出去外面看一看……

這些本該是年輕人的專利,在我的這裡好像恍如隔世,記不清最後一次逛街是在什麼時候,也記不得最後一次睡懶覺的年紀。

人妻,人母,社會角色的增加,讓我這幾年不敢懈怠,每天拼了命在工作和家庭裡周旋,不敢生病,不敢偷懶。

這幾天身體出了點小毛病,恍然間才發現自己竟活得如此焦慮,想趁著假期讓自己的節奏慢一點。

早上依舊睡不過7點,手上的事情沒做好,依舊不敢休息,偶爾偷閒躺在床上玩會兒手機,看不到幾分鐘,手機必砸臉。

看來焦慮已成為一種習慣。

女人一到中年,焦慮就會如期而至

02.

前幾天看了紀錄片《人世間》,被裡面的人物驚訝到了,原本以為的美好生活,原來還有活得如此艱辛的人。

一直以為生兒育女乃是一個女人的本能,看到裡面的那些孕媽媽們,才發現在生育這件事上她們是多麼的孤立無援。

為了生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孩子,她們真的是用命來換,她們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

因為沒經歷過,也不能感同身受,但換位思考下,如果是我,肯定沒有那份勇氣。

自己用生命換來的新生,這種交換不知道值不值得,我不敢宣揚這是一種母愛的偉大。

年紀越發的年長,越覺得女人首先要愛自己,才有能力去說什麼大愛之類。

直面生死,才發現人在面對疾病時那麼蒼白無力。

健康時,我們都覺得時間是最經花的,而一到生命的倒計時,才發現最容易得到的也恰恰是最不捨的。

女人一到中年,焦慮就會如期而至

03.

有的時候想出去外面充一下電,但往往一想到自己身後的那一大家子,瞬間就打消了。

看著朋友圈裡的那些歲月靜好,誰能說不羨慕,羨慕之餘還是得洗洗刷刷,該幹嘛幹嘛去。

人到中年,生活是必需品,詩和遠方那是奢侈品。

以前見過亦舒寫到:“當我40歲時,略有積蓄,丈夫體貼,孩子聽話,這就是成功。”

初讀時不解,這不是很簡單很日常的一件事嗎。

等自己人到30後,才發現其中的意味。生活就是這麼日常,但生活又有這麼多的不確定因素,我們不能保全一家的健康,也不能預知自己的工作穩定性。

女人,人到中年,疲憊和焦慮彷彿已是日常,覺得一家老小健康快樂,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很多時候,都是靠這種“被需要”來支撐著。

女人,到了中年,真不容易,多希望周圍的人能給她多一些理解和關懷。

噠噠碎碎念:偷懶了好幾天,主要是年底事情多,還有就是身體有些不舒服,健康最重要,希望此時在看文章的你是健康幸福的,嘻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