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從“吉他連接線真的對音質有很大的影響嗎?”到“老琴是否一定比新琴要好?”、“音箱是不是一定要用真空管?”“樂器只能買美產,再不然就是日產?”

關於設備的問題向來有很多爭議,甚至討論設備成為大家的一個社交必備話題。

那麼很多在你面前說得頭頭是道的人,真的很“懂”嗎?究竟你被“種草”哪些觀念了?

這裡帶來搖滾客ROXY ROCKER翻譯的文章一篇——假行吉他家的10個徵兆。

各位玩家捫心自問一下 : 你在挑選器材上是否有過多的堅持 ?

大家身邊總是會有些人會告訴你老琴一定屌、真空管絕對是王道、兩三千的破音不能聽。3

不過當聽完這些人的話之後,看著自己被嫌棄的器材想想 : 它們真的那麼爛嗎? 還是這些人只是在道聽途說 ?

或許你可以看看下面 10 個你可能是吉他假行家的徵兆,來檢驗看看這些人是否是真材實料。

總覺得以前的吉他比較好聽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開始在追求所謂的老琴,彷彿 90年代之後制琴技術就停滯不前了。

老實講,其實制琴技術在不斷的進步,而且所謂的老琴比較好聽是因為琴在長期演奏後木頭和漆之間的空隙變得更加穩定,現在技術可以把這個過程加速了。

除此之外,你想想一把吉他要好好地存活 30 到 40 年是需要多少人的保養和照顧才有辦法留到現在? 這期間琴也被不斷的調整以及最佳化。

所以聲音和手感才是選琴的關鍵,不要讓自己先入為主了。

瞧不起數字系統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老實說,數字系統一直以來被許多音樂人瞧不起,彷彿東西只要冠上數字兩個字就是 Low 。不過你可以聽聽看目前 Positive Grid 所開發的 Jam Up 系統…

覺得音箱就是要真空管,效果器就是要貴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會講這些話的人應該看看上面那張圖,這張圖是 Paul Gibert 在 Racer X 時代的效果器。而 Dimebag Darrell 的愛用音箱 Randall RG100 可是電晶體音箱。

一定要用超貴的連接線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總是會有人炫耀他花了多少錢在整體線材之上,以及用了多昂貴的導線頭。不過你知道嗎 ? 你的吉他本身是一個 Low-Fi (低保真) 電子產品,你真的不用買到 Hi-Fi (高保真) 音響線材。不過….

買吉他送的小黑線還是早點換掉比較好

真的….

喜歡罕見的版本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當一個人講來講去都在討論日廠的 Boss 、蘇聯產的綠色 Big Muff 、金色版本的 Klon 。你就可以確定一件事情 :這傢伙不是在跟你聊器材,他在跟你聊時尚啊!

瞧不起主流商店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當你想買琴的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強調東西不要在那些主流樂器行買,並且跟你強調要從各種代購或自己到各國二手商店買才會便宜又大碗。

不過大家別忘了一件事情,樂器本身是個會故障的東西,當你找不到地方保固的時候這可是會讓人大哭的。

只買進口琴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常常有人買琴一定要選擇進口,像是 Fender 的美國廠、Ibanez 的 日本廠、Warwick 的德國廠等等,彷彿墨西哥人、印尼人、中國人、捷克人都不會做琴一樣。再提醒大家一次:科技是會進步的。

記得全部的規格表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別鬧了… 你記得全部規格不代表你很厲害。

收藏的器材從來沒上過表演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有些人會收集器材卻沒上過一次表演。你要注意一件事情,你現在所用的器材如果在 Live 的時候不好用,那就代表他不好用。如果你只是在家裡自 High ,就代表你根本不懂器材。

不懂什麼叫科技發展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科技發展,這是許多人都畏懼的事情,在沒有試過 Ibanez Zero-Point 系統就斷言大搖座就是會走音,在吉他內建觸控板就是褻瀆、單線圈出力就是比雙線圈小聲。如果這些東西都沒碰過的人,那他也不過就是個假內行。

如何識別“假吉他行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