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華禁售,供應商凜冬將至?

蘋果在華禁售,供應商凜冬將至?

12月10日,高通宣佈福州中院已初步裁定,禁止蘋果公司在中國進口和銷售部分iPhone。對此,蘋果公司表示,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蘋果已提出上訴,希望推翻法院禁令。然而,最近福州中院的相關人士確認,專利訴訟案已於上週下發裁定書。該裁定事項屬於專利禁制令範疇,只有一審,不可上訴,沒有二審。該禁制令將適用於全國範圍。此判決一出,就證明你手中的iPhoneX以前的機型,可能都變成了絕版,

在經濟、製造、消費趨於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產業間"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聯性也進一步加強。而蘋果最近的發佈會也飽受創新力不夠的爭議,業績下滑。新iPhone賣不動使蘋果方面主動減產,蘋果砍單、股價低迷、年關難過,產業寒冬導致蘋果產業鏈的多個合作伙伴已經開始承壓,顯現疲軟,遍佈全球的iPhone Town相繼呈現出"哀鴻遍野"的悲涼景象。

蘋果在華禁售,供應商凜冬將至?

蘋果的成功更多於在於它的供應鏈的多元化和輕資產。

咱們先來講講它的多元化,蘋果出於成本考量,蘋果在全球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和資源,可以切實壓低成本,並極大地減少單一供應商斷貨的風險。它在全球的供應商多達160多家,中國就佔了將近80多家。除此之外,蘋果的首席執行官Cook出身供應鏈管理專業,在加盟蘋果之前,Cook在老東家IBM效力了12年,主抓設備製造與銷售,也就是供應鏈業務,更加擅長的是把成本做下去,把速度提上來,在加盟蘋果之後,著手建立JIL庫存,讓蘋果的供應鏈走上了多元化,輕資產之路。

在蘋果年關難過的同時,最難受的還是像富士康等產業鏈底層的廠商,產業寒冬之時,富士康接連被爆出裁員,減少開支及縮小生產線等新聞,但是,要及時調整製造策略,緊盯手機廠商動作和政策,抓住一切可能性,接受新的商業理念讓自己成為平臺型公司,只有這樣,才能將對手打敗,成功上位。

更多物流貨代,供應鏈金融等知識觀點,歡迎關注“海綿爸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