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在大清的官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說的就是這當官的實際收入狀況,他們不但可以領到正式工資,還有著各種各樣的陋規銀子,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他們努力保持清廉,一個知府也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收入,更不用說那些玩命貪汙的了。與此相對比,那些常年身居高位卻一貧如洗的人就更加難能可貴了,最典型的是乾隆時期的孫嘉淦。

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孫嘉淦是公元1683年生人,早年的時候家境十分貧寒,可這並不能泯滅他對“學而優則仕”道路的堅持和光宗耀祖的渴望,公元1713年的時候,孫嘉淦經過多年努力,總算是得以考中進士,此後的他開始步入仕途,按照大清對待官員一貫的安排,他先是當了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在位的時候,由於性格喜怒無常,動不動就好發脾氣,大臣們一個個嚇得噤若寒蟬,即便是有點兒不同意見也不敢吭聲,裝聾作啞。孫嘉淦不是這樣,他只要看到雍正什麼地方有失偏頗,都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來,而且說話一點兒都不客氣,對於這一點,滿朝大臣無人能及。

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有一次,孫嘉淦上疏建議皇帝“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表面上說得是有理有據,其實就是觸動雍正的敏感點,別人不敢說的都讓他說了,雍正又不傻,看了之後頓時勃然大怒,立馬嚴厲斥責了他的上級——翰林院掌院學士。那學士聽到皇帝發怒,嚇得的氣不敢出,乖乖聽著。好在當時旁邊有一個明事理又夠膽子的人,叫朱軾,他看見這個情況,就委婉地說了一句:“孫嘉淦雖然狂妄,但我很佩服他的膽量。”雍正聽了這話,倆面冷靜了下來,仔細思索之後,他也長嘆一聲,說道:“朕亦佩服他的膽量。”於是下旨立即召見孫嘉淦,並升任他為國子監司業。

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正是因為孫嘉淦的這一過人之處,所以他的職位一路升遷,乾隆上臺之後,孫嘉淦的脾氣絲毫沒變,該怎麼提意見還怎麼提意見,說話非常直接,碎玉這樣的人,乾隆也是十分讚賞,所以這個時期的孫嘉淦還是很吃香的,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時候,他因為年老多病請求退休,乾隆體恤他的辛苦,就答應了。

官員辭官還鄉,因行李過多被攔住調查,箱子打開後大家都一言不發

在回家的時候,他為了不遭到鄉紳土財主的恥笑,就讓僕人連夜買來十幾口厚重木箱,並親自動手裝滿了磚頭,然後輜重浩蕩啟程回家。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得到舉報,認定他是個貪官,就立馬下令嚴查,手下的人奉命攔住孫嘉淦開箱查驗,等他們看到這一堆堆的石頭時,都傻眼了。乾隆聽到報告之後也很羞愧,立馬命令沿途官府以真金實銀換下了箱子裡的磚頭,算是厚賞了他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