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這檔國產綜藝,收官有一段時間。

但隔三差五,還有毒飯強烈要求Sir說說它。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其實,Sir也早就入坑。

好意思不說?

今天這筆“債”該還了——

《聲入人心》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又一檔男團競演節目。

但不同於外面那些選秀。

《聲入人心》參賽者們表演的項目低調有內涵——

美聲、歌劇、音樂劇。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也許很多人從來還沒有完整欣賞過一場這類的藝術演出。

內容冷門不算,它的比賽規則還大寫的——

沒噱頭。

3位出品人在100天內,對來自各大頂尖音樂學院的36位演唱成員,進行打磨,評選出10次TOP6首席。

最終的6位首席,將獲得全國巡演和發行音樂專輯的機會。

36位成員,無人晉級,也無人淘汰。

6位首席,排名不分先後。

那這有什麼懸念?

可隨著節目逐漸進行,Sir發現了,它不是沒有噱頭,而是——

噱頭得高級。

怎麼個高級法?

學員不撕逼,但評委老師暗中較量。

在倒數第三期節目中,歌劇表演者蔡程昱,表演了經典歌劇選段《在殿堂深處》。

中央歌劇院的製作人老師不吝讚美,表示這水準,直接進“國家隊”都沒問題。

而音樂劇製作人老師,則直指表演缺乏情感,在戲劇張力上相對弱了一些。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外行的Sir只能表示,你們神仙打架真讓人看不明白。

同樣的較量還發生在,學員馬佳將搖滾樂融入了經典歌劇之後。

美聲表演藝術家廖昌永老師,站在聲樂教師的立場勸誡馬佳,作為一個表演者首要的是學會控制。

而音樂劇製作人李盾,則認為舞臺上最重要的是情感,技法上的松與緊是其次要考慮的事情。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這種PK,不是為了名次、支持率。

而是始終在就藝術談藝術。

完全是選秀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聲入人心》借大眾娛樂的節目形式,拉近我們去看,何為

藝術

在許多人的眼中,藝術這兩個字基本就可以等同於:無用,無人問津,自己玩自己的……

但其實更缺乏的是,來自於國人對原創的支持。

節目倒數第二期中,阿雲嘎演唱了一首蒙古族短調《希拉草原》。

這首歌改編自內蒙古民歌,選自他的個人專輯,講述了一位戰士在奄奄一息之際,以血代墨寫下一封家書,以寄思念親人之情的故事。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阿雲嘎的表演,將一個將死的戰士忠於國、忠於家的氣概發揮到極致。

可在這一輪中惜敗,評委沒選擇他的理由是:

站在市場的角度來做選擇。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原創得不到很好的生長空間,正是國內音樂劇現狀的縮影。

據日前發佈的《2018中國音樂劇指南》顯示:

原版引進音樂劇不僅票房佔比可達五成,壓過數量上明顯更多的國內原創音樂劇,更能影響到每年音樂劇市場的票房走勢。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

國內音樂劇更多地依靠外力支撐,還沒有找到內生髮展力量。

沒有市場,影響的不僅是表演者的收入。

更關係到他們的藝術本身。

因為現場演出,講究的是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

在總決賽舞臺上,青年音樂劇演員鄭雲龍哽咽著說:

我們在這個舞臺上,輸贏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東西,終於被人看見了。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他身為國內多部音樂劇的A角,尚且如此感慨。

那麼,那些尚未混出頭的小角色呢?

用學員代瑋的話來說,連底端都不是,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粒沙子。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就拿音樂劇做例,音樂劇演員需要是唱、跳、演全方位發展的全才。

成熟的音樂劇演員萬里挑一,甚至幾十萬裡挑一。

而更令人喪氣的是,即便你有機會坐上節目的首席,即便你成為劇中的A角,也可能依然默默無聞。

如果說藝術是一座高聳的殿堂的話,那麼它是難以築於稀鬆的土壤之上的。

我們的音樂劇受眾基礎,有著和人口基數完全不相稱的單薄——

不是每座城市都有個大劇院。

不是每個劇院,常年都有高質量的演出。

就算是有了演出,票價也能夠勸退大部分人……

門檻太高。

高到被束之高閣。

我看那個座位都是零零星星的

我們演也是沒人看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一方面,你當然懂得藝術舞臺上的東西是好的,是高雅的。

但另一方面,由於從小沒有這樣的耳濡目染,你對它是又生又怯的。

誠然,電視屏幕不是呈現現場演出最好的地方。

但《聲入人心》在降低藝術的門檻,告訴我們如何去欣賞,打破因為陌生而產生的偏見和顧慮——

藝術,也可以大眾化。

節目以顏值和實力兼備的組合,向大眾傳遞了一種信息:

不是隻有穿燕尾服,搭著鋼琴唱詠歎調的才叫歌劇。

也不是所有音樂劇,都操著英語,表演著西方洋味兒。

歌劇未必曲高和寡,音樂劇也未必高雅。

把管絃樂融入流行金曲《那個男人》,呈現出來的效果一樣可以逼格爆表。

以高雅藝術形式表演通俗,只要編排得當,也並不會給“美”降級,反倒雅俗共賞。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實力與顏值雙旦的阿雲嘎和鄭雲龍,兩人同臺合作演唱了《劇院魅影》《伊麗莎白》《吉屋出租》等多部經典音樂劇的選段。

將音樂劇這門小眾藝術帶入大眾視野,不但得好聽,還得好看。

強強聯手帶來的粉絲效應,無疑讓更多觀眾願意走進劇場,感受音樂劇的魅力。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雖然節目自開播以來,一路收視走低,但它一開始就不是奔著爆款去的。

它的野心更大,給行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學員王凱說:

因為這個舞臺,讓更多年輕人也慢慢地喜歡上了古典音樂。所以說《聲入人心》這個節目,真的是一個拯救了古典歌劇、音樂劇的舞臺。

Sir雖私心喜歡《聲入人心》,但這句話Sir也只能贊同一半。

誠然,作為一檔節目,《聲入人心》是成功了。

但它能夠給歌劇和音樂劇帶來多少改變,我們恐怕難以盲目樂觀。

遠的不說。

在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聲入人心》的幾位學美聲、歌劇、音樂劇出身的小夥子,又回到了這個讓他們獲得關注的芒果臺。

挺好。

但一聽他們被主辦方要求唱的曲目,Sir的心又一涼。

全是抖音神曲串燒,《小星星》《嘴巴嘟嘟》……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芒果臺用一檔節目普及了藝術音樂的魅力。

但到頭來,他們自己還是不相信這種魅力,轉而依賴於屢試不爽的“俗”。

Sir當然理解,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接地氣”、“漲熱度”。

《聲入人心》的粉絲,真的想聽到這樣的網紅神曲嗎?

這種無奈就是——

你剛入了門,卻發現那扇門又對你關上了。

用“俗”來玩“雅”,的確能製造有趣的反差感。

但借用廖老師的話:

這個東西玩一玩可以,但千萬不要貼上標籤。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所以Sir更想說,《聲入人心》的大火,能燒多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可能,原創選段還會因為沒有市場而吃閉門羹,劇院裡的觀眾繼續三三兩兩,整個社會的藝術氛圍也難以被一檔節目扭轉……

但沒關係。

至少在這個冬天。

它讓我們看到了,藝術可以傳承,但不能只是唯一。

它也讓我們看到,有一群年輕人,他們參加一檔比賽,不論成敗,只爭朝夕。

爭的是美聲、音樂劇、歌劇的朝夕。

只願世人不負他們的光芒,不負他們的熱望。


9.2都嫌低,但我擔心只能火一季


微博搜索關注:毒舌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