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李詠,永失我愛

19歲那年,第一次遠離家鄉烏魯木齊,剛踏進大學校園的李詠,想起了臨行前他爹一本正經的拍著他的肩膀,苦口婆心的說:“上大學,有幾件事很關鍵,頭一件就是交女朋友。”

可李詠這人性格比較慢熱,剛開學那陣行為孤僻,也不和其他同學交流,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不過李詠這一頭飄逸的長髮,馬似的大長臉,憂鬱的眼神,獨行俠的做派,反倒是吸引了班上大批女生的注意。她們時常在私下裡對這個神秘的男生竊竊私語,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而李詠對其他的花花草草並不感冒,他的眼中早已只有那一個人。

那是在一個晴朗的午後,斑駁的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緩緩落在階梯教室裡。教室裡的李詠無心學習,因為隔著階梯另一側,坐著一個女生。李詠偷偷瞄了她一眼,在光影的映襯下,她的側臉很美。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那一刻,李詠怦然心動,或許這就叫一見鍾情吧,那個女生叫哈文。

不知道為什麼,李詠變得很主動,若喜歡上一個人什麼都會值得去做,他開始對哈文展開猛烈的愛情攻勢。李詠會畫畫,以後每次上課,李詠都會想方設法坐在哈文的邊上,然後專心致志地在紙條上描繪她的側臉。笑顏常開時,眉頭緊鎖時,無論哈文的千姿百態,李詠都畫得栩栩如生。

趁著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功夫,李詠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的小畫作丟給哈文,最開始幾次,哈文只是白了李詠一眼,滿臉都是不屑。可到了後來,對於百折不撓每天堅持作畫的李詠,哈文心中的感覺卻越來越不一樣,當她再一次收到李詠的小紙條,看著自己的笑顏躍然於紙上,她又白了李詠一眼,只是這一回,她的嘴角卻忍不住向上挑一下。

看見這個笑容,李詠知道,有戲!

終於,在聖誕節前夕,班上組織的一次聚會中,年輕的男男女女們情緒高漲,關上了燈,藉著皎潔的月光跳起了舞。李詠一路過關斬將,硬生生擠到了哈文面前,請她跳了一支舞。李詠輕摟著哈文的腰肢,隨著動人音樂緩緩舞動著,感受到耳後她淺淺的呼吸,李詠不知為何突然一腔熱血湧上心頭,他向哈文表白了。

那一次表白之後,信心滿滿的李詠等來的卻是長久的沉默,哈文不理他了!這不應該啊,這個女生肯定是對自己有好感的,不然她為什麼要對自己笑呢?李詠反覆在心中問自己。

不久之後,哈文估計也不忍心看著李詠天天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主動約李詠出來,並告訴了自己之所以冷落李詠的原因,竟是因為她爸不同意。她爸說年輕人以學業為重,談戀愛的事不可操之過急。

這一下李詠急眼了,你爸有規矩,我爸可還有命令呢!他哪裡肯管這些外界因素,直接奔赴主題,問哈文:“你覺得我怎麼樣?”

哈文瞬間羞紅了臉,低下頭,扭捏了半天,才蹦出一句:“挺好的”。

李詠一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他哪能錯過這種機會,立馬又連珠炮似的擺事實,講道理,一套接一套直把哈文說得啞口無言,只得丟下一句再考慮考慮,轉身逃似地跑開,留下李詠一人在風中凌亂。


再見李詠,永失我愛


那段日子裡,李詠開始留鬍鬚,裝憂鬱,整日閉門不出,把自己弄得一副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樣。哈文的朋友們在李詠暗中的指示下,也總是“無意間”在哈文面前提起李詠最近的慘狀。

單純的哈文自然心痛不已,多次想要關心李詠,卻欲言又止。李詠當然察覺到了哈文的異樣,但他卻反過頭來不理哈問了,來了一招戀愛寶典的最高絕學:欲擒故縱。李詠本來以為自己不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但他發現,在真心喜歡的人面前,卻忍不住套路頻出,滿腦子騷操作,只為贏得她的心。

終於,在那一年的元旦,兩人經過一段備受折磨的冷戰以後,李詠買了兩張演出的票,主動約哈文出來看演出,到底還是他忍不住了。那一天晚上,在學校西配樓後面的小花園,利用再一次向哈文表明心跡。這一段我們就選用李詠自傳中的原話:

她還真來了。站在一片核桃林旁邊,我開門見山地說:“哈文,咱們倆別彼此折磨了。”

“什麼叫彼此折磨啊?”哈文把重音放在“彼此”二字上。

“我知道,你也挺掛念我的。”

“我掛念你?哼!”在她眼裡,我分明就是個剃頭挑子。

殊不知,我可是有備而來,今天要不把這層窗戶紙捅破,決不罷休。

“哈文,我是個很認真的人,你別老羈押著我。我爸說,讓我上大學找個女朋友,我就看你挺好的,就願意你當我女朋友。憑我這條件,你吃虧嗎?要麼你現在就宣判我死刑,我就再沒這念想了,天涯何處無芳草,要麼你就……”

本來我是打好腹稿的,說著說著就即興發揮了,最後一彎腰,“唄兒”從地上拔起一朵野花,“你要是同意,就把這花接過去,不同意就別動。說吧,就這麼點事兒,簡單!”

悶了好一陣兒,她都沒說話。最後,她一伸手,把花拿走了。

是誰說的“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大錯特錯!野花是有生命的,更是有使命的。一朵野花,就這麼改變了李詠的一生。

李詠和哈文的愛情故事就說到這裡。在2018年10月25日,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病去世,永遠離開了我們,她的妻子哈文在微博上留下了一句“永失我愛。”情長紙短,真愛萬千,這短短四個字,蘊藏那段共同走過的風雨歲月中,無限的深情。

再見,李詠,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